日本特色溫泉:要免費也要環保
新疆旅行網 時間:10-06 來源: 作者: 瀏覽次
出名的日本溫泉
中國人初到日本,大都會對日本的垃圾分類感到很不習慣,公寓或學校的垃圾收集站一般都并排擺著好幾個垃圾箱,分別寫著“可回收垃圾”、“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有害垃圾”等等,讓人一時摸不著頭腦。還好日本朋友給了我一個“垃圾分類日歷”,上面圖文并茂地寫著垃圾如何分類,用不同的顏色在日歷上標出哪天應該扔什么樣的垃圾,比如周一可以扔“可回收垃圾”,而周二和周五可以扔出“可燃垃圾”。
在日本扔垃圾要收費,家庭在扔“不可回收垃圾”時要買專門的垃圾袋,每個40日元(相當于人民幣3元左右)。為了鼓勵民眾分類垃圾,幾年前日本規定扔“可回收垃圾”時不用付費。此政策一出,日本百姓也在想方設法減少“扔垃圾”上的費用支出。精打細算的主婦們絕不讓一只塑料瓶、一張廣告紙進入“可燃垃圾”的垃圾袋里;就連裝牛奶的紙盒都不放過,牛奶喝完,主婦們會將紙盒洗凈、壓扁,隨后當“可回收垃圾”處理。
日本的企業也為垃圾回收想了一些辦法。比如,銀行使用的信封都是由再生紙制造的,越來越多的服裝品牌也在嘗試將回收的塑料瓶轉化為化學衣物纖維。更絕的是,在地鐵“京王線”的站臺里,每一只長凳上都寫著這樣一段話:“這只凳子是由大家丟棄的地鐵票經過技術處理制成的,請大家共同保護環境”。大型紙質媒體,如《讀賣新聞》、《朝日新聞》會定期舉行“舊報紙換衛生紙”的活動,一疊15厘米左右厚的報紙可以換一卷衛生紙,這是主婦們非常熱衷的一項“活動”。
而為了設置垃圾處理廠,政府也頗費了一番心思。老百姓們當然都不希望自己家里附近會有垃圾處理廠。為了安撫民心,政府會在周邊同時設置公共浴室或者溫水游泳池,讓居民們免費享受這些設施。而這些福利設施所使用的能源就是由垃圾處理產生的。真可謂一舉兩得。
關鍵字: 中國人 垃圾分類 大都會 日本 日本溫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