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扎染
扎染是大理白族和彝族民間傳統的手工藝品,主產地在大理市和巍山彝族自治縣。大理古城,大街小巷擺滿了色彩艷麗的各種各樣扎染裝飾品,以及服裝、鞋帽等制品,為風景如畫的高原小城平添了幾分美麗的色彩。
扎染古稱雜花布,又叫絞纈染,是民間古老的手工印染工藝,起源于1000多年前的中原地區,如今主要保存在大理市周城和巍山縣城、大倉、廟街等地制作。位于蝴蝶泉邊的周城鎮,是一個白族較大的聚居村落,村中的白族婦女尤擅長扎染和刺銹,幾乎“家家有染缸、戶戶出扎染”,有扎染之鄉的美譽。
大理已將木(mu)雕和扎染作為重點旅(lv)游產品來開發,組建了旅(lv)游產品開發公司,建立了經營網點,以此為龍(long)頭(tou)廣泛(fan)開拓國際(ji)國內旅(lv)游產品市場。
大理石
蒼山大理石,自古以來就以其晶瑩細膩的石質和絢麗多姿的天然畫面而蜚聲海內外。點蒼石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云灰石”,因其石面花紋酷似漣漪蕩漾,故又稱“水花石”。這種大理石主要用于建材,北京故宮和十三陵就大量使用過該類大理石。第二類是“蒼山玉”,又稱“漢白玉”,即純白的大力師。它晶瑩潔白,娟秀素雅,給人以一塵不染的肅穆恬靜的感覺。這種石主要用于建材和雕刻。第三類是點蒼山獨有的大理彩花石,蒼山出產的大理彩花石是大理石中的佼佼者。彩花石一般用于裝飾、壁掛和鑲嵌高級家具或制成屏風供觀賞。
由外(wai)貿扶持起來的劍川、大理兩個(ge)民族木雕廠共創作設計出口鑲嵌(qian)大理石家(jia)(jia)具48中(zhong)款(kuan)式,產品銷(xiao)往香港(gang)和新加坡(po)、馬來西亞、菲律(lv)賓、泰國(guo)、日本、美國(guo)、扎伊爾等(deng)國(guo)家(jia)(jia)。大理石云木家(jia)(jia)具享譽中(zhong)外(wai),每年(nian)前來定(ding)貨的中(zhong)外(wai)客商絡(luo)繹不(bu)絕,產品供不(bu)應求。
劍川木雕
劍川縣素稱“木匠之鄉”,木工藝人擅長雕刻各種人物、花鳥、山水以及龍鳳吉祥如意等圖案,用以裝飾門窗、家具等。劍川木雕繼承和發揚了優秀的民族木雕藝術,產品選用優質的紅木、西南樺、緬甸紅木,以及天然植物漆和聞名于世的彩花大理石,使產品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工藝價值和收藏價值。
劍川木(mu)雕(diao)做工精細(xi)、用料考(kao)究,集(ji)明(ming)、清各式木(mu)雕(diao)之精華,造(zao)型美觀大方,高雅(ya)別(bie)致,堅硬柔韌,抗腐蝕、不變形,再現了優秀的(de)(de)民(min)族(zu)(zu)木(mu)雕(diao)藝術。劍川木(mu)雕(diao)有(you)豪華典雅(ya)、富(fu)有(you)民(min)族(zu)(zu)氣息的(de)(de)客廳(ting)家(jia)具類(lei)(lei);古(gu)樸高雅(ya)的(de)(de)嵌石餐廳(ting)家(jia)具類(lei)(lei);栩(xu)栩(xu)如生的(de)(de)九龍壁(bi)畫、九獅壁(bi)畫、花(hua)鳥壁(bi)畫類(lei)(lei);各型座屏(ping)、掛屏(ping)、屏(ping)風類(lei)(lei);園(yuan)林(lin)古(gu)建筑的(de)(de)格扇門、窗(chuang)、掛簾以及(ji)各種民(min)族(zu)(zu)旅游產品等幾百個品種。
大理草帽
草帽編制是大理地區白族群眾的一項傳統手工藝,據傳南詔時期太和城附近就曾有過草帽街,現今的大理市七里橋太和村內仍有此街名。
過去編縫草帽全憑手工,產量有限,花色品種單調。現今大理白族鄉民,發揮傳統優勢,引進現代工藝制作技術,充分利用閑暇時間,家家戶戶都編縫草帽。她們把編好的草辮經漂白處理,然后再縫制成各種款式的成品,其中以原料稈細、皮薄、色白、編織致密均勻、縫合線細、針密者為上品。由于大理草帽具有傳統古樸的美,花色品種多,價格便宜,幾年來一直供不因求,“知音帽”、“英式禮帽”、“兒童帽”、“繡花帽”等深受國內外游客喜愛。
驗證碼:
匿名發表
出疆旅游電話:0991-2671000 0991-2310325 18999981856 | 新疆散客旅游電話:0991-2310325 18099695348 189998327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