隕石雨陳列館
1976年3月8日15時許,在吉林市和永吉縣附近方圓五百平方公里的平原地域內,隨著一陣震耳欲聾的轟鳴,一位來自遠古的客人,突然造訪了地球這場世所罕見的石質隕石雨,其數量之多、重量之大、科技含量之高,都是十分罕見的。今天,在吉林市江南公園南部、市博物館內展出了較大隕石138塊,總重2616公斤,其中最大塊重1775公斤,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石隕石。該隕石呈棕黑色,上有氣印。經測定,吉林隕石的母體原是太陽系火星與木星之間小行星帶中的一顆行星,年齡約為四十六億年。大約在八百萬年前,在運行時和其它星體相撞,發生了一次大爆裂,脫離出小行星帶而落到地球表面。據科學分析,吉林隕石屬于橄欖石,即古銅輝石球粒隕石。它由近四十種礦物組成,含有十八種元素,是極為珍貴的宇宙樣品。吉林隕石雨降落時,鋪天蓋地,呼號之聲幾百里以外清晰可聞。落地的巨響和震波,震碎了無數居民住宅的玻璃窗。場面之宏大,威力之巨猛,如同原子彈。然而,竟無一人一畜的傷亡,可謂一奇。隕石(meteorite)是落到地面的流星體,是太陽系內小天體的珍貴標本。因此,研究隕石對研究太陽系的起源和演化、生命起源提供了寶貴的線索。隕石分為兩類:球粒隕石和非球粒隕石。球粒隕石對生命起源有較重要的意義。它們只可能來自宇宙,不僅含有氨基酸,還有烴類、乙醇和其他可能形成保護原始細胞膜的脂肪族化合物。生物化學家david. w. dreamer用默奇森隕石中得到的化合物制成了球形膜即小泡,這些小泡提供了氨基酸、核苷酸和其他有機化合物,及其進行生命開始所必需的轉變環境,也就是說,當隕石撞擊地球時,產生形成生命所需的有機物及必須的環境小泡。和生命起源于彗星的理論一樣,這是一種新的天外起源說。另外,康奈爾大學的c .hyba指出,撞擊也可以以其他方式提供生命所需的原材料:來自一次隕石撞擊的熱和沖擊波可以在原始大氣中激發起合成有機化合物的化學反應。吉林隕石這位不速之客,吉林隕石雨軟棱之大,重量之巨,數量之多,形狀之奇,標本收集之豐均居世界首位,在為地球帶來大量宇宙信息的同時,也為北國江城吉林市的旅游業增添了奇彩,成為關東大地上旅游觀光的獨特景觀。
關鍵字: 吉林市 吉林隕石雨 太陽系 有機化合物 陳列館 隕石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