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吉林霧凇!!
在北風呼嘯的隆冬季節,北國的江城吉林卻盛開著“冰花”,這就是馳名中外的吉林霧松。霧凇又名“樹掛”,是吉林冬季最具地方特色的景物,它與桂林山水、長江三峽、云南石林并稱我國四大自然奇景。每當冬日瑞雪紛飛的早晨,沿松花江十里長堤上的樹木枝葉都凝霜掛雪、披銀垂玉,好似“千樹萬樹梨花開”,瓊枝玉葉,婀娜多姿,成為聞名中外的一大勝景。霧淞為凝聚在物體表面的乳白色針狀、粒狀冰晶冰粒,吉林晶狀霧淞具有出現次數多、持續時間長、厚度大等特點。冬季出現可達60余天,尤其冬至后數九隆冬幾乎天天現形,黃昏初生,入夜加厚,至翌日午后脫落,持續竟達20小時,被譽為“寒江雪柳”。經陽光普照,霧淞五彩繽紛,美麗奇異。每逢中國傳統節日--春節前后是欣賞霧淞的最佳日子,觀“冰雪樹掛”已列為專項旅游節目。隆冬時節,當北國大地萬木蕭條的時候,走進東北的吉林市,你卻會看到一道神奇而美麗的風景。沿著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掛雪浪,十分壯觀,如朵朵白銀,排排雪浪,十分壯觀。這就是被人們稱為“霧凇”的奇觀。霧凇通稱“樹掛”,是霧氣和水汽遇冷凝結在枝葉上的冰晶,分為粒狀和晶狀兩種。粒狀霧凇結構緊密,形成一粒粒很小的冰塊,而晶狀霧凇結構比較松散,呈較大的片狀。吉林的霧凇就屬于晶狀。它是在吉林市獨特的地理環境中自然形成的。從吉林市區溯松花江而上15公里是豐滿水電站,冬季江水通過水輪機組,水溫升高變暖,每到數九隆冬從水輪機組滾出的水仍有4℃,江水載著巨大的熱能,形成了松花江幾十里緩緩流經市區不凍的奇境。從水面源源不斷地蒸發出水汽,使整個江面霧氣騰騰,久不消散。沿江上堤,蒼松林立,楊柳低垂,在一定氣壓、溫度、風向等條件作用下江面上蒸騰的霧氣遇冷凝成了霧凇。霧凇之美,美在壯觀,美在奇絕。觀賞霧凇,講究的是“夜看霧,晨看掛,待到近午看落花”。“夜看霧”,是在霧凇形成的前夜觀看江上出現的霧景。大約在夜里十點多鐘,松花江上開始有縷縷霧氣,繼而越來越大,越來越濃,大團大協和的白霧從江面滾滾而起,不停地向兩岸飄流。“晨看掛”,是早起看樹桂。十里江堤黑森森的樹木,一夜之間變成一片銀白。棵棵楊柳宛若玉枝垂掛,簇簇松針恰似銀菊怒放,晶瑩多姿。“待到近午賞落花”,是說樹桂脫落時的情景。一般在上午10時左右,樹桂開始一片片脫落,接著成串成串地往下滑落,微風吹起脫落的銀片在空中飛舞,明麗的陽光輝映到上面,空中形成了五顏六色的雪簾。
關鍵字: 吉林 大自然 松花江 桂林山水 長江三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