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東五龍山風景區
五龍山位于丹東市西北2公里處,呈南北走向,總面積56.23平方公里。整個山勢巍峨壯麗,像五條騰越的龍脊,山上無數石崢嶸奇特,各種蒼翠的樹木茂密蔽日,山中清泉涓涓,鳥語花香,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在這里巧妙結合,令游客留連忘返。據史跡考證,五龍山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國內名山中,第一座包容佛教“五教十宗全部內涵的山岳。多少年來,純樸的民風孕育了五龍山神奇的民間故事,靈峰寺、佛爺洞更是聞名遐邇。珍存至今的眾多人文古跡和多元的宗教文化表明,五龍山是東北地區佛教文化和圖騰文化的發祥地之一。重新規劃改造建設后,使景 區舊貌換新顏,麒麟房新穎別致;五龍潭碧波粼粼;五龍門氣勢恢弘;爬山樓鱗次櫛比;別墅群華麗典雅;新修馬路明凈寬敞,直達景區;大型廣場花團錦簇;特色餐廳精華薈萃,美食各異;燈飾工程五彩絢麗,燦若星河;景點小品整體規劃,格調高雅;靈峰寺雄偉莊嚴、香火鼎盛hellip;hellip;五龍山,已成為一座功能齊全,設施完善,集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為一體的城市公園,為江城丹東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重建后的五龍山形成旅游觀光三大區,休閑功能內購物、洗浴、健身、娛樂、餐飲功能齊全;佛事文化區內復現靈峰寺晨釧暮鼓、香火鼎盛的歷史風貌,旅游觀光區集自然山水與人文景觀于一體,十二生肖秋林潔、禮拜石等,是一個好玩處。省級風景名勝區,距丹東市區僅14公里,山中峰巒疊翠,怪石嶙峋,林木蔥蘢,清溪潺潺。山中始建于明末的靈峰寺是東北地區僅見的五重進深的廟宇群,后毀于亂世,至今殘碑斷垣尚存。經專家考證,五龍山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國內名山中第一座包容佛教“五教十宗全部內涵的山岳。 重建后的五龍山形成旅游觀光三大區,休閑功能內購物、洗浴、健身、娛樂、餐飲功能齊全;佛事文化區內復現靈峰寺晨釧暮鼓、香火鼎盛的歷史風貌,旅游觀光區集自然山水與人文景觀于一體,十二生肖秋林潔、禮拜石等,是一個好玩處。古老的徽州有五條龍,五龍聚集處便是五龍山。五龍山主峰位于西田鄉,西南與婺源交界。五龍山區域山體高大,切割較深,山谷狹長,山坡陡峻。土質厚松肥沃,是江南物種最豐富,珍貴稀有樹種最多,植物土壤垂直分布最明顯,動物種類最齊全,植物群落最古老、最原始、最典型的生物園,是中亞熱帶和北亞熱帶的植被交匯處。有維管植物170余科,550余屬,1300余種,珍稀、獨有、侵入樹種有銀杏、休寧矮竹、湖北山楂等近30種。國家級保護的野生動物有黑麂、穿山甲、小靈貓、白鸛、娃娃魚等30多種。植物群落由低而高分為常綠闊葉林、常綠落葉闊葉林、闊葉針葉混交林、人工林、山地灌叢和山頂草匐六種類型。五龍山北面,植物垂直分布特別明顯,山脊主峰上,湖北山楂、映山紅,鳥銜梨釘,漫山遍野,一叢叢,一簇簇,高不過膝,盤虬老枝橫逸斜出,盡是一副龍鐘老態,千百年來橫成行、豎成排、斜成線,神奇地堅守著陣地。登上主峰,有一塊長方形二十多平方米的平地,環顧東西北三個方向,先分出三條山脈,一條伸向嶺南婺源,一條伸向西田,一條伸向回溪,神似飛龍。回溪一脈伸出不到千米,騰空而起,又分出三條支脈。這就是五龍山的來歷。傳說五龍山五條龍有分工,分別鎮管徽、池、杭、衢、贛五州,龍投胎出世,便是真命天子,其中有一條龍在西田鄉投胎已出世,登基地已定,但急于求成被困,溺死泥坯之下,如今,擬登基處仍名北京山,在山斗鄉境內,投胎古村落就叫天子水,冒出龍水的出降就叫天子降,均在西田鄉境內。正在開發的五龍山生態旅游區包括文化之鄉五城、江南竹鄉西田、黃金之鄉山斗、生態之鄉嶺南四個鄉鎮,被業內人士譽為“生態金三角。
關鍵字: 東北地區 五龍山 人文景觀 功能齊全 旅游觀光 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