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言片語話“龍宮”
只言片語話“龍宮”“龍宮”顧名思義,就是龍居住的地方。中國人稱皇帝為“真龍天子”,故凡是與皇帝有關的東西,都以“龍”來命名,皇帝睡的是“龍床”、用的是“龍案”,皇帝發怒了叫“龍顏大怒”,就連皇帝生病了也叫“龍體欠安”。我介紹的“龍宮”就是一個供“皇帝”洗澡的地方。在祖國的鋼都鞍山城南十幾公里有個叫“湯崗子”的地方,“湯”指的就是溫泉,這里地熱資源豐富,每天涌出的泉水約有1000噸,水溫高達72攝氏度。據史料記載,早在唐代貞觀十八年溫泉即被發現。傳說唐太宗李世民東征時曾至此,并赴泉“坐湯”(沐浴)。溫泉附近有明崇禎三年立的《奶奶廟碑》,由相關的記載。湯崗子“龍宮”坐落在湯崗子溫泉療養院內,始建于1931年,是日本帝國主義專為偽滿末代皇帝溥儀及皇后婉蓉修建的地下溫泉洗浴場所,原稱“對翠閣”,坐東朝西,磚木結構,系日式兩層建筑物,泉紅墻碧瓦、古樸莊嚴,建筑面積3000平方米。從大門進入,正廳最里面是龍宮浴池的入口,上方有用彩色瓷磚鑲嵌的“龍宮溫泉”篆字匾額。對面墻壁上有一幅6平方米的壁畫,是用2萬多塊形狀不同的彩色瓷磚手工拼成的,壁畫表現的是關于日本浦島太郎的民間故事———漁郎與公主的故事。從壁畫兩側的小門進入,龍宮內共有兩個大浴池,分別是“龍池”與“鳳池”,專門供溥儀、婉蓉洗浴。5個小浴池統稱為“五大臣池”,是供大臣們洗浴的。“龍池”、“鳳池”用青色大理石砌就,浴池為圓形,深約2尺。“龍池”、“鳳池”內的一側墻壁上分別有“揚帆遠航”、“鴛鴦戲水”壁畫,壁畫造型生動,色彩艷麗。仔細觀察,兩個房間墻壁上瓷片大小與顏色也不相同,“龍池”室內的墻壁是窄條瓷片鑲嵌,呈暗紅色;而“鳳池”室內的墻壁由指甲蓋大小的釉面彩色瓷片鑲嵌,呈藍綠色。石材觸感粗糙的表面會令浴者倍感舒適,猶如在按摩一般,陽光從長直的窗子射入,圓池清水倒映著墻上壁畫。龍形鳳影隨水波搖曳似天物下凡,令人突然間有種穿越時空的感覺。雖說“龍宮”是為末代皇帝溥儀修的,但這個受制于日寇的兒皇帝并沒有享受多少,建成以后,他只來過兩次。一次是1931年11月13日,溥儀曾在對翠閣樓住了一個星期。另一次是1932
關鍵字: 東西 中國 命名 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