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長城看朝鮮
由于要第二天才出發去朝鮮,我有一天的閑暇時間可以在丹東消磨。聽說丹東有個虎山長城,可以在長城上俯瞰鴨綠江對岸的朝鮮,中午我便慕名前往。(下圖為虎山長城關樓)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多年來山海關一直被認為是明長城的東起點,1992年由于丹東虎山“老邊墻”的發現,長城史學界宣布丹東的虎山長城才是明長城的東起點,中學歷史教科書隨即作了相應修改。但至今學術界對明長城的起點到底在哪里還存有爭議。 秦皇島市考古愛好者李亞忠于2003年8月考察了丹東鴨綠江畔虎山長城遺址后認為,虎山一帶延伸到朝鮮平壤西南大同江畔的長城,采用毛石和土堆筑,墻址、烽燧及土城遺址都與自山海關綿延至遼東的燕長城遺址極為相似,卻不具備明長城特征。據此他們提出,虎山一帶長城可能是燕國修筑的從遼陽通往朝鮮的“老邊墻”長城,而不是明長城,因此可以說虎山是“我國境內萬里長城的起點”,卻不是明長城的起點,目前有確鑿考古依據的明長城起點仍是山海關。 以上的考古學爭議對我們普通旅游者而言沒有多大意義,關鍵是丹東市有關部門斥資重修的虎山長城給了我們一個登長城看朝鮮的機會。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從丹東市區出發,沿著鴨綠江往上游驅車大約20公里。有一座很陡峭的山峰挺立在鴨綠江邊上,就象在江邊站崗的一個威武的哨兵,這就是虎山。從“虎山長城”關樓登城,沿復建的新長城一路登攀,直上虎山海拔約146米的主峰頂,復建的長城全長約1200米,全是青磚砌筑。但長城專家認為,虎山長城原來是用毛石砌筑,樣式也很簡樸。因此稱作“老邊墻”,其實就是一道石墻。而復建的虎山長城則是仿明代式樣,和北京八達嶺的長城很相似,所以從本質上說現在的“虎山長城”根本就是仿古新建的旅游景區,與真實的虎山古長城沒有太大的關系。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沿著虎山長城一路攀登,只見山下是清澈的鴨綠江,對岸就是朝鮮。山腳下有一片很大的江心島。這片江心島過去也是中國的,在1962年劉少奇訪問朝鮮期間,我國將鴨綠江中44個江心島全部劃分給了朝鮮。由于江心島和我們這一側的岸邊只有一條小河溝隔開著,這條小河一步就能跨過去,因此就形成了兩國國界一步跨的奇觀。(下圖中右側有鐵柵欄圍著的是朝方的江心島嶼,最窄處與中方僅一步之隔)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登上虎山主峰頂,從長城的敵樓里望去,這個江心島還真不小,遠處較寬闊的水面為鴨綠江。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據當地人講,文革時,當地百姓聽說劉少奇被挖出是個大賣國賊,紛紛恍然大悟,個個義憤填膺,怪不得他把鴨綠江上那么多島嶼都送給了朝鮮。時至今日丹東還有很多上了年紀的人特別恨劉少奇,其實人家劉主席只不過是出訪時正式簽署了一下文件,具體事兒別人事先早就定好了,冤不冤吶。 島上朝鮮的民居村落。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貌似有一個農機站。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還有好多住宅正在建造中。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鴨綠江對岸的山川和工廠。用高倍望遠鏡還能看到新義州軍用機場和數架據說從來不見起飛的戰斗機。只是我的相機無能為力了。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關鍵字: 山海關 明長城 朝鮮 起點 鴨綠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