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城
由于秦國的逐漸強大和趙國的漸趨衰弱,尤其是公元前260年長平之戰后,兩國實力差距日增,公元前236年,云中城被秦軍奪取,兩年后(公元前234年)秦國在此設立了云中郡,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結束戰國時代,滅掉了六國,統一了中原,劃分天下為三十六郡,云中郡成為其中之一。漢代云中郡的轄地雖有變化,但云中城仍是云中郡的郡治所在地,并又有了新的城市建設。北魏時期這里又成為云中鎮所在地,北魏皇帝北巡時曾于此休息。
云中城距今已歷史久遠,且其歷經各代斷續沿襲使用,城垣多次改造、另建,布局有了較大變化,現保存的城墻殘高約5米,據考古發現,現存城墻每面長約2000米,周長約8000米,估計是戰國時期的城池規模。城內還有一座子城,可能是漢代修建的。因城市遺址沒有經過大規模的正式挖掘,尚不能斷定,其詳細情況還有待于今后的進一步考察與研究。
這座蒙古高原上的第一座史載城市,這座使用時間長達九百余年的古城,終被歷史的潮水所淹沒,成為了瓦礫與廢墟。
關鍵字: 云中城 內蒙古 游牧民族呼和浩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