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音敖包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建國初期,該保護區為克什克騰旗白音敖包林場的一部分,1979年由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批準建立了白音敖包自然保護區,并于1983年設立了保護區管理站,使沙地云杉得到了有效的保護。1997年4月內蒙古自治區林業廳向林業部提出了白音敖包保護區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申請。1999年11月國家自然保護區評審委員會評審通過了白音敖包保護區晉升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有關材料和提出的申請。2000年4月國務院以國辦發(2000)30號文批準白音敖包自然保護區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該保護區是東北植物區系、華北植物區系和蒙古植物區系交匯帶,所以其植被組成同時具有三個植物區的成份。另外,從植被類型來講,同時具有森林植被、草原植被和沙生植被的種類。據不完全統計,本區高等植物有68科、239屬、460種,另有數10種苔蘚植物。除植物外,本區現查明的昆蟲種類有21科,170種以上;動物130種以上,其中國家2級保護動物數種。與同緯度的其它地段相比,該區動物種類豐富,具有森林群落種類、草原群落種類和森林-草原地帶特有種類。白音敖包自然保護區是具有豐富的沙地森林、草原、溫地等植物類型的多樣性、生物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的綜合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沙地云杉林生態系統。沙地云杉林是世界上非常特殊的森林生態系統類型,是長期自然歷史發展和現代自然條件綜合作用下形成的特有樹種。保護好沙地云杉林生態系統具有重大生產實踐價值。
白音敖包自然保護區具有較大經濟價值的野生植物有:蒼術、祁洲漏蘆、亞洲百里香、細葉柴胡、細葉百合、黃芪、山杏、防風、沙參、黃花二色補血共有植物400余種。
保護區有較為復雜的野生動物種群,境內鳥類主要有:黑鶴、大鴇、金雕、黑琴雞、灰鶴、蓑羽鶴、天鵝、班翅山鶉。獸類有:馬鹿、狍子、猞猁、貉子等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
關鍵字: 克什克騰旗 內蒙古 白音敖包 自然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