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敏河
草原游牧部落習慣傍水而居,他們的家、羊群都是圍繞著伊敏河而流動。沿著伊敏河,隨處會見到一座傲包山,這是鄂溫克民族人用石頭堆起來的圓形石堆,在山堆頂上插上幾個隨風飄動的彩帶,用來祈禱天地與祖先。祈禱時要圍著傲包轉三圈,灑三巡酒,舀一瓢伊敏河水,一飲而盡,心中默默說出對親人的祝愿,然后在石頭下放一些錢物,傳達著千古年來的宿愿。
這些牧點都是依傍伊敏河而形成,坡度很緩,讓人感覺舒適,好象一條綿綿的綠地毯。十幾個五色六彩的蒙古包遠近不離的駐立其間,藍藍的天,青青的草。你會發現,生活在這里的民族,他們很會裝飾自己的土地,總會在不經意與有意間,點綴一些色彩,使草原多了幾個跳動的樂符。
天空中偶爾掛著幾縷白云的草原,羊群在低首吃草,幾個少數民族姑娘在伊敏河畔梳洗頭發,她們靦腆地對著清澈的河水,翹起的手指在發絲中緩緩地移動,跳動的水珠在陽光中閃爍,遠處白的云彩,腳下綠毯一樣的草原,還有河邊蘑菇般的蒙古包的點綴,宛如一副生動的草原刺繡,她們用草原作紙,用蜿蜒的河水作筆,書寫著美麗的詩篇。
啊!九曲十八彎的伊敏河,已經成為幾代祖先生存的屏障。沿著草原行走,拐過幾道彎,河水一下就變寬了,沿岸出現很多開著花的樹木,香味撲鼻,草原上見到樹,還有流淌的河水,猶如世外桃源一般,陶源明的“踩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感覺在這里突現,而這里卻是“徜徉綠海中,忽聞河水聲。默默的伊敏河,沒有長江那么壯觀,沒有黃河那么奔放,沒有淮河那么沸騰,她無聲無息地滋潤著兩岸的土地和草原,甘于寂寞,成為無名小鎮的點綴,這就是她偉大的所在吧?
關鍵字: 伊敏河 內蒙古 呼倫貝爾草原 海拉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