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了望山
成吉思汗了望山:成吉思汗了望山,峻峭陡立,雄渾神秘,是以成吉思汗美麗的傳說命名的。相傳成吉思汗轉戰南北時,扎營在此山下休憩,當他醒來時,發現心愛的兩匹駿馬失蹤了,成吉思汗萬分的焦急,招集周圍的人們共同尋找,可怎么也沒有找到,太陽就要落山了,他有些失望了,正在他黯然傷神的時候,抬頭望見了眼前這座不知名的山,頓覺信心倍增,他不顧山高陡險,迅速爬上了山巔,極目遠眺,令他驚喜的是在正北很遠的地方,他的兩匹馬兒在那悠然的吃著草,晚霞的余光把那片草原襯托的熠熠生輝。成吉思汗高興的說:“這座山叫斯日古楞哈日阿圖(漢語譯為千里了望山)吧!這里的人們為了紀念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就把這座山命名為成吉思汗了望山了。
成吉思汗了望山,位于巴彥烏拉鎮西南20公里處。100平方公里的旅游區域屬最典型的草甸草原,每到夏季,滿目的浩瀚和絢爛,坦蕩無垠的綠草,搖曳多姿的百花,翩然起舞的彩蝶,婉轉悅耳的鳥鳴.......這里真實再現了“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壯觀景象。詩一般的意境,畫一樣的美麗,令人心往神弛,為之心動。
草原上關于馬的傳說不計其數,馬頭琴的傳說便是其中最為凄美的一個:相傳很久以前,在草原上有個愛唱歌的牧人,名叫蘇和。他有一匹心愛的小馬,渾身雪白,皮毛像緞子般光亮,體態優雅而健美,輕輕嘶鳴起來,清脆悅耳的聲音便傳向綠色朦朧的遠方。光陰似箭,小馬在蘇和的摯愛中長成一匹膘肥體壯、充滿靈氣的大白馬。在一次賽馬會上,蘇和的白馬在奪得冠軍后被王爺看中并據為己有,但白馬日夜思念著舊主人。有一天,王爺騎著白馬正在親戚面前炫耀,不料被白馬猛然摔下。白馬掙脫了韁繩奔逃,卻不幸中了王爺的毒箭。當它用盡最后力氣跑回到主人身邊后,終因毒液的浸入而死在蒙古包前。蘇和失去了心愛的白馬,痛不欲生,他日夜守在白馬尸體旁不忍離去。這天,當太陽又一次升起的時候,傷心過度的蘇和終于迷迷糊糊睡著了,他在夢境中與白馬重逢了。白馬一邊向他歡快地跑來,一邊不住地嘶鳴,蘇和幸福地迎了上去,但就在這時他醒了。舉目眺望,四野茫茫,蒼穹籠罩下的原野上,馬群騰越如曠野疾風,羊群悠悠像天邊白云。一切都呈現著以往的祥和與安寧,但就是不見心愛的白馬,只有它熟悉的嘶鳴還在耳邊回響。蘇和突然醒悟過來,他要捕捉住這最后的嘶鳴,讓白馬的英魂留在身邊。于是,他用白馬的全身各部位做出了草原上第一支馬頭琴,并按照白馬的模樣雕刻了一個馬頭,裝在琴的頂端。這把琴,演奏起來和夢中的聲音一模一樣。琴聲時而深沉哀怨,訴說著草原人的苦難;時而優美悅耳,傾訴著草原人對家園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從此,馬頭琴便成了蒙古民族的心聲。
關鍵字: 了望山 成吉思汗 薩滿教 蒙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