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召寺
大召位于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舊城內,蒙古語名“伊克召,意思為“大廟,始建于明代,是呼市內最大的黃教寺廟,也是蒙古少有的不設活佛的寺廟。因康熙皇帝曾在此住過幾日,為了表示對皇帝的尊敬,僧侶們取消了活佛的轉世規定。
1580年建成,是呼和浩特最早興建的喇嘛教寺院。由于召中供奉銀制釋迦牟尼像,所以當時也稱銀佛寺。呼和浩特的召廟數不勝數。其中著名的有大召、小召、席力圖召、五塔寺召、烏素圖召、巧爾其召等。大召有三絕:銀佛、龍雕、壁畫。
大召,藏傳佛教寺廟,是呼和浩特地區乃至內蒙古地區目前保存最完整、影響最廣的寺院之一。又稱“銀佛寺達賴三世曾在此主持了銀佛的“開光法會。大召始建于1578年(明萬歷六年),距今已有四百余年歷史。其建筑從南到北,依次為山門,天王殿,菩提過殿,經堂,佛殿,九間樓以及東西配殿組成,是呼和浩特市現存最大最完整的木結構建筑。
大召寺院建筑考究,大殿是常見的藏漢式喇嘛廟形制,其余部分則是依照傳統中式廟宇的式樣而建,大殿內供奉有一座銀鑄佛像,所以又有“銀佛寺之稱。大召內還收藏有眾多的文物,是研究蒙古族歷史的珍貴資料。
關鍵字: 內蒙古 呼和浩特 大召寺 天王殿 藏傳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