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當召
五當召位于召頭市東北方向約五十公里山巒重疊的吉忽倫圖山之賜,藏語原名“巴達嘎爾廟,意為“白蓮花寺,廟前峽谷蒙古名為“五當清,“五當意為柳樹,故此廟亦名“五當召。清延賜名“廣覺寺。
五當召規模宏敞,悉仿西藏之寺廟形成。從五當溝口向北望去,層層依山壘砌的白色建筑群,重重疊疊,襯以茂密的青松綠柏,分外宏偉。
五當召的活佛是清代駐京八大呼圖克圖之一,稱“額爾德尼.莫日根.洞科爾.班智達,名望及地位均相當之高。第一世活佛本名羅桑堅贊,法名阿旺曲日莫,誕生于土默部。自幼聰慧過人,酷愛各種書籍。他曾去多倫諾爾匯宗寺向甘珠爾瓦呼圖克圖學經,幾年后,呼圖克圖又送他入藏深造。他在西藏留學期間,以優異成績獲得了哲蚌寺拉然巴學位。從西藏返回內蒙后,他的經師甘珠爾瓦呼圖克圖將他升為多倫匯宗寺達喇嘛。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他應聘進京參加蒙文《甘珠爾經》的編譯工作。
乾隆十四年(1749年),經章嘉、錫埒圖、濟隆等駐京呼圖克圖們的許可,在五當溝動工修建了一座寺廟,即現在的洞科爾殿,也就是時輪大殿。這是五當召有據可考的最早的大型建筑,也是五當召四大學部之一的洞科爾扎倉(時輪學部大殿)。因為第一代活佛學問最深,通達五明,對時輪學尤為擅長,清廷封他為“洞科爾.班智達即“時輪學大學者的意思,時輪學部以專門研究天文、歷法、數學和占卜為主。
關鍵字: 五當召 內蒙古自治區 多倫諾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