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騰格里大沙漠
騰格里,蒙語的意思是像天一樣浩渺無際,它充分道出了中國第四大沙漠的壯闊。
就形態而言,它更像海,起伏的沙丘宛如怒海波濤洶涌,細密的沙紋則如靜海泛起絲絲漣漪。
它浩瀚、蒼茫的宏大氣魄,如同血性男兒般陽剛十足;宛轉、柔美的線條,又似女子般溫婉動人。
據說它的脾氣很怪異,高興時陽光燦爛寧jingan詳,發怒時狂沙飛揚天昏地暗。
還好,現在正是它最安靜的時候,就像一只饜足的猛獸,偶爾也會寬容地對待那些謙恭的闖入者。所以,當我們騎著駱駝走進騰格里沙漠,除了炎炎烈日讓人有些不適外,一切都那么平靜,順利得像在公園里漫步。
進入沙漠,駱駝是最好的工具。
以前也騎過駱駝,但只是坐在上面拍照。那樣的駱駝,更像一個沒有靈魂的道具。就像魚兒離不開水,蒼鷹離不開長空一樣,駱駝也只有在沙漠中,才顯得生動。所以現在能夠真正騎駝跋涉了,自然十分興奮。
但上駝下駝卻令人頭痛。上駝時,駱駝先起后腿,再立前腿;下駝時,先跪前腿再盤后腿。人坐在高高的駝背上,隨著它的動作前俯后仰,似乎一不小心,就要被顛下背去,只能緊緊抱著駝峰,驚叫連連。
駱駝行走時卻很平穩,晃晃悠悠,像在坐轎子。
繩子從它們鼻孔穿過,一匹接一匹,首尾相連。從未見過這樣溫順馴服的動物,灼熱的陽光、干燥的空氣、滾燙的沙子,都不能讓它們有絲毫的躁動。只是昂著頭,不緊不慢地走著,以一種對命運絕對順從的姿態,永遠從容不迫的步伐,履行著“沙漠之舟”的使命。
沿沙丘迤邐而行,一路駝鈴,聲聲悅耳,如清洌的山泉,驅散了烈日帶來的灼熱和疲憊。
一輛破車,幾棵枯樹,詮釋著荒涼的定義。
這是胡楊么?那種“活著的化石樹”,號稱“活著不死一千年,死后不倒一千年,倒地不爛一千年”。也只有這樣頑強的生命,才能在沙漠里留下痕跡。
這些飯莊和客棧,讓沙漠之旅也變得輕松而愜意。
不久,就到了目的地。
和別處一樣,這里也有不少娛樂設施,尤其是降落傘,這種玩法還是第一次見到,不禁有些躍躍欲試起來。
先排隊,等了半天才輪到我們。
身后系一個降落傘,前面被一根粗繩牽著,粗繩則綁在一輛卡車上。
卡車開動了,繩子被拉緊,拽著我小跑步,身后的傘也跟著被拉起,張開。
像放風箏一樣,傘升上了天空,我也被帶上天。
在空中看大漠,尤為壯觀。凡是遼闊的地方,似乎更適合從高處俯瞰,那波瀾起伏連綿不絕的奇觀,是在地面無法感受到的。
人在空中,感覺非常自由。和坐飛機完全不同,更接近一只鳥兒的狀態,也更接近人類對飛翔的夢想。
最后,仍是騎著駱駝離開,載著興奮的余韻,也載著意猶未盡的不舍。那么多好玩的項目,都想一一領略,無奈時間有限,只好帶著遺憾離去。
這次雖然到了沙漠,但仿佛又沒有真正走進過沙漠,只是在某個酷似沙漠的游樂場逛了一圈,雖然好玩,卻有些不足,像品了口假冒的茅臺,滋味總不夠酣暢淋漓。
真正的沙漠,似乎只是存在于小說中、電影里,是別人的故事、冒險家的傳說。那些遮天蔽日的沙暴,吞噬一切的流沙,荒無人煙的死寂,甚至疲累、饑渴、絕望、掙扎……這些與沙漠緊緊相連的感覺,都是普通游客永遠體驗不到的。
不過,我也知道自己身上并沒有冒險家的氣質,只有游客的劣根性。要舒適的房間,干凈的被褥,可口的飯菜,要每天淋浴,出入有車,要有空調,冷飲……這樣的人,本來注定與沙漠無緣,但現在竟也能到此一游,已算幸運了,恐怕還得歸功于旅游開發為游客提供的方便。
所以,沙漠中的傳奇還是留給別人去書寫,游樂園的方式也許更適合我。不管怎么說,總算也騎著駱駝進過了騰格里沙漠,還有什么不滿足的呢?
關鍵字: 內蒙古 騰格里 騰格里大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