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豐塔
海豐塔位于山東省無棣縣城荷花灣畔,原址曾有一佛寺,名為quot;大覺寺quot;,塔建于寺中。海豐塔始建于公元617年,原名quot;舍利寶塔quot;,后亦稱quot;大覺寺塔quot;,明永樂年間無棣為避朱棣諱易名為海豐,此塔亦隨之改稱quot;海豐塔quot;。原塔已毀,現塔為復原建筑,塔分13級,上有高聳的塔剎,下為磚石構成的須彌座,樓閣式八角形,通高50余米,一色青磚砌就。每層塔角均懸有風鐸,風起則鐸鳴,聲聞四野。登臨塔頂,魯北大地俱在腳下,四方景物遍覽無遺。1991年6月,無棣縣委、縣政府決定重建海豐塔,同年7月12日破土動工,1992年9月竣工。新建海豐塔,位置在唐塔舊址以北50米處。新塔為八角樓閣式,共13級,高42米。塔身為框架式結構,中心及八個角共9根水泥柱,外表砌大青磚,既古樸典雅又堅固耐久,既保持了唐塔的風貌,又在建筑結構上有所創新。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李鐸先生為海豐塔親自寫下對聯“海裕無雙邑,豐余第一州;中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樸初先生欣然揮毫題寫了“海豐塔塔匾。海豐塔是無棣燦爛文化的象征,有關她的傳說頗多。流傳較廣的有文殊菩薩“無棣歇腳藏舍利,鋦塔,劉庸蜜棗戲何
關鍵字: 中國書法家協會 中國佛教協會 古樸典雅 建筑結構 水泥柱 破土動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