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龍仙洞
蟠龍仙洞又稱“東龍洞。蟠龍仙洞是一歷史悠久的天然石灰巖洞,據地質學家考證認定此洞在遠古造山運動時期隨著地殼變化而形成。此洞分上中下三層,目前可以欣賞到的中間層深達千余米,實屬罕見的空山龍洞。尤其山如盤龍、洞似游龍,石狀為龍,更有中華獨有的洞中佛隱寺,是一處集佛文化、龍文化以及自然景觀完美結合的綜合景觀,被譽為“江北第一洞。洞內鐘乳石千姿百態,景色迷幻。鐘乳石形成的“仙人乳、“江豬探海、“通天神黿、“倒掛金鐘“神羊牧女、“藥王池“童子拜觀音等無不神形畢肖。“龍頭圣水尤為惹人注目。進洞便入寺,為中華獨有。洞內佛隱寺雖然歷遭破壞,但北魏佛像,金代石刻造像依然保存完整,經過修繕的佛隱寺不僅成為善男信女膜拜的圣地,也成為考古人員探究中華獨有洞中隱寺的主題。由于歷史沿革,很多文物遭到破壞,為彌補人們的遺憾,經過當地政府和群眾的歷次搶修,尤其經過2004年規模最大一次修繕后的重新開放,已基本恢復了蟠龍仙洞往日的風采,成為濟南乃至山東又一處尋古探幽的旅游圣地。
關鍵字: 倒掛金鐘 千姿百態 歷史悠久 歷史沿革 善男信女 鐘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