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澤山旅游風景區
大澤山被國家確定和命名的“中國葡萄之鄉、“中國北方石材基地、“山東省風景名勝區。這里,資源豐富、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是一座新興的旅游城鎮,是山東省 “文明示范鎮。大澤山,又名“九青山。橫臥于山東半島東部,雄踞于平度北境,綿亙324平方公里,大小山頭2100多座,主峰高達737米,為膠東高峰之一。據平度州志載,大澤山因“群山環而出泉,匯為大澤,以此名也。大澤山層巒迭嶂,氣勢雄偉,奇松異石,林壑清幽。舊志稱其“山水形勢 ,雄深偉麗hellip;hellip;自秦漢以來,高人名士多隱于此焉,號為神仙窟宅。宋、金時期,游人漸多。明清兩代,山中寺院香火極盛,登山觀日和進香者長年不絕。明代已有“大澤三十六景之說,“大澤晴云為平度八景之一。在山中游覽,但見山險澗深,石怪峰奇,瀑高林秀,萬木蔥籠,如入仙境。在景觀薈萃的皇城景區,有北峰西峰之分,尤以北峰景致最佳。過去游山多從西麓開始,這里有唐宋時期開鑿的一條自韭園村通往北峰半山腰的石階路,婉蜒盤桓,曲折難登。幸得沿途有著展亭、珍珠泉、樓石、柱腰石、牛馬蹄、月梯、蓮臺等景點,倒也令人賞心悅目。1995年,當地鄉親為了迎接海內外賓客,自南坡修筑了一條盤山公路直通山腰。游人在公路盡頭的停車場處首先會看到號稱中國十大塔林之一的大澤山塔林,一座座造型優美的石塔屹立在白虎澗東側,巍然肅穆。由塔林北行,沿茂林遮掩的小徑,曲曲彎彎直通下寺遺址。寺北側辟石門侍刻就記錄了元末明初來自杭州靈隱寺、泰山靈巖寺等全國各地10多處名剎高僧聚首下寺講經闡教的一次佛門盛會。寺周圍景致頗佳,猶以泉、石、樹、摩崖石刻見長。寺東側巨巖下的萬古甘泉,清醇甘冽。南側的邀月臺平坦寬闊。西側的乳泉,清水一渺,傳為西施隱居時的沐浴之處。歷代文人的詩詞題刻甚多,字體優美,鐫刻精細。以辟石門四壁題刻最具特色,故有“書法胡同之稱。從下寺北上,即為大澤山重新恢復的佛家勝境日照庵。寺西側上百座功德碑兀立于松柏之中,碑林樹林相互映襯,很富情趣,寺北山巒即為北峰的峰巔,沿途經過梳洗樓、瑞云峰、哈乎哈、嚇乎嚇、八步緊、鷂子翻身、張飛騙馬等險景,井鉆山洞、穿石穴,極盡艱險,方可抵達北峰頂。游人站在北峰之巔,極目遠眺,近處峰脊相連,參差峻峭,遠處渤海蒼茫,海天一色。確能感受山頂題刻“上天云送客,出洞鶴迎人的意境。西峰,位于北峰西南,兩峰并峙,氣勢雄偉。西峰之陽,絕壁危巖,峭不可攀,登臨者多從北坡攀援。近峰頂處有一深壑,寬約二三米。深不可測。最窄處橫臥一石板,此即西峰最險的“仙人橋,行人至此,無不頭暈目眩,望而卻步。過此險段,即達頂峰。峰頂寬敞平闊,題刻甚多。古有望海樓一座,是觀山望海的好去處。大澤山山姿秀美,造型景石千姿百態,比比皆是。山野傳聞頗多,如鬼谷洞孫膜龐涓學藝、范蠢澗西施范蠢隱居等等,漢代赤眉軍據守皇城、隋代楊斯王箱子石藏書、唐朝李世民射石取水等故事廣為流傳。而山西麓高家村大擺地雷陣、威震敵膽的抗日英雄史實借助影片《地雷戰》的傳播更是家喻戶曉。現高家村已建成抗日戰爭紀念館供人參觀游覽。大澤山地區地理條件優越,非常適于葡萄生長,大澤山人種植葡萄的歷史悠久,早在漢代就有種植葡萄的記載,素有“葡萄之鄉的美譽。大澤山盛產的玫瑰香、巨峰、紅雞心、澤香、龍眼等葡萄品種以其色、味、形俱佳而成上乘珍品。來大澤山旅游,不僅游覽如畫的江山,還可品嘗美味的葡萄。
關鍵字: 大澤山 好去處 山東省 望而卻步 風景區 高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