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革命烈士紀念館
青島市革命烈士紀念館坐落在青島市芝泉路20號,位于太平山東南坡,與湛山寺相鄰,由青島市民政局投資140萬元,于1977年4月動工興建,1981年6月落成,占地面積2.62萬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烈士紀念堂、烈士事跡陳列館和業務資料辦公樓,全部建筑分布在順山勢開辟而成的三級平臺上。烈士紀念堂建在最高層平臺中央,高14米,長55米,寬23米,面積1709平方米。下面額檐鐫有舒同題寫的“青島市革命烈士紀念館大理石館標。紀念堂分上下兩層,上層是革命烈士骨灰堂。下層是紀念大廳,可容納千人舉行集會活動。正面懸掛著王盡美、鄧恩銘、李慰農、郭隆真、劉謙初、李春亭等著名烈士的遺像;東西兩側分列10個展櫥,陳放著全套《山東省革命烈士英名錄》。廳內環掛著青島市黨、政、軍領導機關和人民團體敬獻的挽聯。其中,有中共青島市委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青島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忠心為國,雖死猶榮;中共青島市紀律檢查委員會的“革命先烈,浩氣長存;青島市人民政府的“繼承先烈遺志,建設四化大業;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北海艦隊的“先烈英名垂表史,英雄遺志展宏圖;中國人民解放軍青島警備區的“緬懷先烈,振興中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山東省青島市委員會的“英烈偉績驚天動地,譽滿濱海名垂后世;青島市各民主黨派暨工商聯合會的“萬眾長歌悼英烈,四化偉績慰忠魂。烈士事跡陳列館東西兩座,分列于中層平臺的兩側,為二層樓建筑。建筑面積1452平方米。館內陳列的烈士事跡和文物按歷史時期分為5個部分,展帶總長度245米。第一部分屬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1921~1927年),展出了中共一大代表王盡美、鄧恩銘,中共青島市委第二任書記李慰農,《青島公民報》主筆胡信之等烈士事跡,反映了在建黨初期,先烈們在青島領導開展工人運動,舉行罷工斗爭的史跡。此外,還展出了日本帝國主義與反動軍閥相互勾結鎮壓工人車工運動,制造屠殺工人的“青島lsquo;5middot;29rsquo;慘案的史實。第二部分屬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1927~1937年),展出了在革命處于低潮時,徐子興等烈士在青島處決叛徒王復元斗爭中的英勇事跡,以及羅石冰、王表山、郭隆真等12位烈士與國民黨反動派作斗爭的事跡。第三部分屬抗日戰爭時期(1937~1945年),展出了周浩然、鄭子揚、杜雨等烈士與日本侵略者英勇戰斗的事跡。第四部分屬解放戰爭時期(1945~1949年),展出了7位著名烈士在解放戰爭中的英雄事跡。第五部分,展出了解放發來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為保衛祖國、捍衛和平而犧牲的27位烈士的動人事跡。這些展出系統地反映了青島革命斗爭的歷史。位于市區太平山東側湛山寺以北,占地面積為2.62萬平方米,由青島市民政局投資140萬元于1977年4月動工興建,1981年6月落成,是青島市區唯一一處紀念性園林。該紀念館除園林綠地外,主要建筑有烈士紀念堂(建筑面積1 709平方米)、烈士事跡陳列館(建筑面積
關鍵字: 委員會 建筑面積 紀念堂 紀念館 陳列館 青島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