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齡書館
蒲松齡書館坐落在淄博市周村區王村鎮西鋪村,原為明末戶部尚書畢自嚴故居,因蒲松齡在此教書、讀書、著書33年,并完成世界著名短篇小說《聊齋志異》而命名,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重點歷史文化旅游景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畢氏故居原以獅子大門、儀門、過廳、五層家眷樓、石隱園為中軸線,附帶東西跨院的古建筑群,后經畢際有完善,現在保留下來并得以恢復開放的為畢府東跨院。東跨院建有綽然堂、振衣閣、萬卷樓,其中振衣閣前的蝴蝶松為我國北方少有的日本五針松,距今已有近五百年樹齡,異于七十年代管理不善而枯死。萬卷樓內原有藏書近五萬冊,種類繁多,是當時不可多得的藏書樓,后藏書移于振衣閣內。石隱園有霞綺軒,白果樹及十石十六景,布局嚴謹,風光秀麗,并具有江南園林特色。康熙十一年蒲松齡首進畢府,曾在此執教一年余,康熙十八年,蒲松齡二進綽然堂,在這里先后執教畢際有的8個孫子,前后達33年,直至71歲撤帳歸里。由于畢府濃厚的文化氛圍,寬廣的社會交往,優厚的生活待遇,使得蒲松齡能夠瀏覽萬卷藏書,完成了《聊齋志異》的創作和俚曲等其他全部雜著。自1998年,省、市、區先后投資200余萬元,修復了綽然堂、振衣閣、萬卷樓等蒲松齡當年生活的主要場所。2003年修建起了畢自嚴紀念館,陳設畢自嚴傳碑,畢自嚴及胡夫人立軸畫像,畢氏家譜,列祖列宗牌位等。近年將逐步恢復畢府石隱園全貌,進一步提高文物文化檔次和旅游觀賞水平。
關鍵字: 萬卷樓 不可多得 列祖列宗 已有近 種類繁多 藏書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