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龍灣風景區
老龍灣風景區是山東省省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級旅游區。她位于濰坊市臨朐縣城南10公里處的冶源鎮,是山東省“千里民俗旅游線上的一顆璀璨明珠,被譽為“北國江南,魯中桃源,每年接待中外游客20萬余人。近幾年,中央領導人宋平、姜春云、陳野蘋、胡繩、石云生、張全景、吳官正等先后來風景區視察指導工作 。老龍灣古稱“薰冶湖,系由地下泉水涌匯而成。因傳說灣內有泉眼直通東海并有神龍潛居其中而得名,以泉奇(泉水常年水溫保持18℃、流量1.51.8 m3/s)、竹翠而聞名。老龍灣歷史悠久,《水經注》載北魏時“薰冶水已成名跡。明隆慶六年(公元1572年),著名散曲家“明代散曲第一大作手馮惟敏辭官歸隱故里,“結廬薰冶水上,名其曰lsquo;即江南rsquo;(即今“江南亭),直至去世。老龍灣風景秀美,其景色春夏秋冬各具特色,尤以冬景最佳。每當隆冬時節,灣內霧氣蒸騰,恍如仙境,形成“冶源煙靄三冬暖的奇觀,被譽為“北國江南并入“天下七十二名泉之列。據史料記載:自春秋名劍工歐冶子在此鑄成“龍泉寶劍以來,圣人孔子、秦始皇嬴政、漢朱虛侯劉章、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北宋名相寇準、文學家范仲淹、明書法家雪蓑道人等皆曾游覽過老龍灣,并留有大量的文章和書法作品。進入風景區,展現在面前的是碧波云潭,茂林修竹。有江北第一大天然竹林;還有雪化橋、云橋等各具特色的石橋;有鑄劍池、秦池等一批主要泉眼;有白龍行宮、秦池亭等十幾處景點,以及江南亭、玉泉寺等一批古建筑和古文化遺址,有明代雪蓑、清代馮錫田以及現代書法家歐陽中石、武中奇等百余名書法家的墨跡或碑石鐫刻所組成的百龍園。
關鍵字: 書法作品 書法家 地理學家 山東省 文學家 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