徂徠山國家森林公園
泰安市徂徠山國家森林公園始建于1956年,位于山東省泰安市東南,距泰安市區25公里,地跨泰安市岱岳區和新泰市,東西全長35公里,南北寬15公里,總面積9000公頃,有林地面積7200公頃,活立木總蓄積量38萬m3,森林覆蓋率80.2%,主峰太平頂海拔1027米。1992年被國家林業部批準為國家級森林公園。徂徠山位于暖溫帶,氣候溫和,雨量充沛,資源豐富,風景優美,集“雄、險、奇、秀、幽、奧、曠于一身,是生態旅游、避暑消夏、休閑度假的勝地。公園內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據史料記載,徂徠山歷史上曾是“松柏森森(詩經有云:“徂徠之松,新甫之柏)。“徂徠夕照是著名的泰安八景之一。公園內有森林植物797種,隸屬131科,452屬,其中木本植物234種,草本植物563種,有國家級保護植物7種,如古銀杏、水杉、紅松、杜仲、核桃楸、黃連木等,有龍鳳松、迎客松等百年以上的古樹名木千余株;有何首烏、黃精等名貴中草藥。現有鳥類134種,隸屬14目、24科,其中國家級保護鳥類19種。有獸類7種,兩棲類3種。昆蟲多達700余種,隸屬2綱、15目、120科。公園內有獨特的自然景觀。山高石怪,林幽峰奇,溪水潺潺,造就了徂徠山眾多壯麗秀美的景觀。秋千架是徂徠山的標志性景觀,兩座山峰緊挨著直插云霄,如蕩秋千的架子,傳說泰山奶奶碧霞元君就是從這兒蕩上泰山的,所以說徂徠山是碧霞元君的故鄉。情侶石由兩石組成,相偎相依,如一對相親相愛的戀人。山中還有許多崖石經過千萬年的風吹雨洗,變成各種各樣的形態,如招軍石、中軍大佛、金魚石、虎頭石、神女峰、駱駝石、同心石等令人稱奇的景觀,鬼斧神工,使人遐思不盡。徂徠山還有許多優秀的人文景觀。有感應候祠、法云寺、四禪寺、光華寺等寺廟三十余處,寺內雕塑栩栩如生,光華寺的壁畫已有幾百年歷史,至今仍依稀可見;有中軍帳、竹溪六逸、作書坊等十幾處名勝古跡,傳說吳王伐齊魯時在中軍帳駐扎;有“大般若波羅密經、“煉丹爐、“貧樂巖等隸、草、篆名人石刻十幾處。李白曾在此隱居,與孔巢父、韓準、裴政、張淑明、陶沔號稱“竹溪六逸。1938年元月1日,山東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山東省委的領導下,在四禪寺舉行抗日武裝起義。1987年,為紀念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50周年,建立了由徐向前元帥題寫碑名,起義參加者、著名書法家武中奇先生書寫碑文的“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紀念碑,是山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徂徠山交通便利,北部、西部緊臨京滬、京福高速公路,南有磁萊鐵路,北臨泰辛鐵路,西接津浦鐵路,棗徐公路縱貫公園。2004年,公園內建成橫穿東西、寬8m的四級山區公路,特別是由公園西入口至太平頂的主干公路已全部硬化為水泥路面。泰安至公園的路面硬化工程業已完工,現在從泰安市區到達公園主峰僅需一個小時。主峰太平頂周圍已修建了4800m的步游道,使公園的知名度和景觀檔次大大提高。為了促進徂徠山的發展,我們以科技為動力,以經濟效益為中心,開發了森林旅游精品線,完善了森林旅游產品體系,豐富了森林旅游文化內涵,開展民俗游、探險游、自助游、休閑度假游等特色旅游,是消夏者天堂、自駕游勝地。徂徠山以生態經濟為指導,以保護為前提,堅持開發與保護并重的原則,確保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經過十多年來的開發建設,公園已初步具備“吃、住、行、游、購、娛一條龍服務功能,為了更好地開發徂徠山,徂徠山總體開發規劃由中科院地理研究所與北京同合旅游規劃院共同承擔,并于2005年元月15日通過專家鑒定,詳規和控規也將于近期完成。為了加快徂徠山的發展,歡迎各界有志之士來此投資開發,也歡迎各界朋友來觀光旅游。
關鍵字: 中軍帳 休閑度假 國家森林公園 山東省 森林旅游 泰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