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溫情脈脈的浪漫邂逅
當我還是個少年的時候,住在青島附近的一個小城,離青島一二個小時的車程,每年都會到青島的姨媽家過暑假。在孩童的眼中,青島是藍色的,如果它有別的顏色,那一定是櫻花的顏色;如果她有形狀,應該是童話書里紅瓦白墻的小房子,靜靜的藏在八大關。 長大后走過許多地方,最讓我懷念的城市還是青島。我現在住在南方,氣候宜人,但沒有四季。而青島,四季分明卻又冬暖夏涼。青島的夏天,穿一件短袖是不夠的,印象中她的刻度表總停留在26度。選個好天氣,坐上一輛招手即停的“小公共”到海邊。海邊的風總是很大,略微帶點腥甜的味道。沙灘金黃金黃的,很細很軟,被太陽曬得滾燙,遠處是小青島。技術好的話,你大可以游過去看看。如果是個旱鴨子,也沒關系。我有一次碰上了大退潮,海水竟一直退到小青島。那時是半夜,可還是有很多孩子和我一樣興高采烈的跑下去抓螃蟹。這種機會可不多哦。可我很懷疑青島會出產旱鴨子。青島人太熱愛洗海澡了,這已成了生活的一部分。進入離浴場一二公里的范圍,會有些驚喜。穿著泳衣旁若無人的男女老少們慢條斯理的走在大街上,好像在自個家里那么氣定神閑。他們(她們)絲毫不覺得自己的裝扮有什么異常,而路人對此多半抱以會心一笑。海水很藍,特別是天晴的時候,海鷗云集、白帆點點,美得讓你覺得生活應該盡情享受。我常在游泳時順便拽一大把海帶上岸,給晚餐加個菜,可以是海帶燉排骨,也可以是涼拌海帶絲。(說到這里,忍不住要插句話,青島的涼粉一定得嘗一嘗,跟其他城市的涼粉有本質的區別哦!)海邊總有很多歡樂的孩子提著鮮艷的塑料桶,他們可沒時間游泳,忙著犄角旮旯挖螃蟹海蠣子吶。最壯觀的風景是很多“出水膀爺”,穿著小褲衩,身上掛著一串串巨大的海帶,招搖過市,一臉自得。這種景觀,這些年幾乎見不到了。 如果不嫌累,可以從東北方向沿著海邊往西南走,你會依次經過石老人海水浴場、青島國際啤酒城、雕塑公園、海洋公園、五四廣場、第三海水浴場、八大關、第二海水浴場、中山公園、第一海水浴場、青島水族館、魯迅公園、小青島、海軍博物館和孔子紀念館,最后停在棧橋上。夠你走上整整兩天了。棧橋是青島的標簽。如果我說,青島最美的地方是八大關,應該沒有多少人反對吧。八關山在小魚山的北面,青島海洋大學校園的東側,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這里曾是一批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著名作家聚集的地方。 這里原有以八條關隘命名的路,解放后增加了兩條,但仍保留原來八大關的稱號。因為區域內集中了有德、法、英、希臘、日本、西班牙等24個國家的不同建筑風格,因此便有萬國建筑博覽會“的稱號。八大關靠近海水浴場,游人特別多。避開花石樓附近那些熱鬧地段,隨意找個方向往里走,你會體味到古樸典雅之美。每個小樓都各具特色,很養眼。它們都有深深的庭院,推開窗子就可見到大海。每一條街都有屬于自己的樹種,寧武關的海棠、正陽關的紫薇、嘉峪關的五角楓、紫荊關的雪松、還有櫻花、銀杏和水杉……一年四季美不勝收。走在路上,你一定會看到三三兩兩拎著紅藍工具箱的學生們,他們很少大聲說話,不是若有所思的等公車,就是坐在路旁,安安靜靜的寫生。八大關的白天明媚、夜晚幽靜,伴著海濤和枝椏間相互傳遞的風聲入睡,這里的妙處言語不能表達。 青島是個很閑適的城市。因為路又窄又陡,所以青島人不太愛騎自行車。青島適合步行。我喜歡那些彎彎曲曲起起伏伏的小街小巷,走起來有點費勁,但又不是太費勁。你會走得很慢,這樣就無礙欣賞路邊的風景了。青島很完整的保留了殖民地時期的建筑風格,那些古老的道路和建筑充滿異國情調,隨意走在某個街道,好像走在時光的軌道上,我常常有不知自己置身何處的感慨。這個城市的人們沒有不愛啤酒的,最愛喝的當然是青啤。青島人喝啤酒就像喝白開水那么平常。隨便走進哪個小飯館,肯定能看到一個圓圓胖胖的啤酒桶,擰開龍頭,拿個干凈的塑料袋接上,就行了。夏天的傍晚,最愜意的就是三五好友要上幾十串烤肉,坐在梧桐樹下簡易的小馬扎上喝著鮮啤、吹吹風、聊聊天,日子就這樣過去了。青島的夜很靜,偶爾能聽到鄰居的老人們在林蔭小路上下圍棋,一聲一聲的,來得很慢,卻異常清脆。 青島是個浪漫的城市,連火車站這種地方都顯得小資。青島有綿長的海岸線、有燦爛的陽光和蔚藍的天空、有嬌媚的櫻花和茂盛的法國梧桐、有青島啤酒和紅頂的房子、有優雅的八大關和漫步的夜晚。在這樣的城市,你會非常想談一場戀愛,哪怕只是一次溫情脈脈的邂逅
關鍵字: 八大關 我懷念的 房子 童話 青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