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的夏天
大明湖畔,趵突泉邊,垂柳深處,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七月流火,赴濟南。 一直以來對濟南有一種特殊的情感,有故友是濟南人,失去聯絡似乎n年,首赴濟南,縱不能見,但能呼吸著同一城市的空氣也欣慰了... 信步而出遙墻機場,熱浪帶著濟南的熱情撲面而來,地表溫度超乎想像的高,潮濕而悶熱,身體仿佛被無數個小火焰團團包圍,就想著會不會就這樣被融化在泉城… 乘大巴到市區,沿途沒有想像中的燈紅酒綠熱鬧繁華,沒有摩肩擦踵步履匆匆。路邊的行人于其說是在行走不如說是在散步,十字路口紅燈沒有時間顯示,具說最長的紅燈要三分半鐘,司機師傅毫無怨言習慣等待,絲毫看不出炎炎夏日帶來的煩燥與不安,一切都是那么不急不徐從容淡定,一切似乎都比其它的城市要慢半拍… 轉乘出租至酒店。臨行前在七天網站訂好了房間,特地選了距濟南市區較近的歷山路店,地處山東教育學院院內,新建不久,安靜整潔,順便沾點學子們的書卷味呵~就在酒店吹冷風看書書,順便規劃試畢尚余的一天寶貴時間。 去愛吧,就當是生命中的最后一天;去登山吧,就在將要離開泉城的最后一天。不能登東山而小魯,就登泰山而小天下。濟南至泰安約一個半小時的車程,泰山腳下買好裝備,舒服透氣的登山布鞋,遮陽草帽,水水…let’ go~一起去體驗“拔地五千丈,沖霄十八盤”。赤日炎炎登泰山真是挑戰無極限呵,遠遠地望上去,云霧中的十八盤如天梯高懸遙不可及。一行十余人集體行動,就連來自菲律賓的老倆口也放棄乘坐索道而改為步練上山,若不是怕被國際友人小瞧了去,我真要望而卻步了。硬著頭皮拾級而上,走走歇歇,喝喝水拍拍照,初登山還有閑情觀沿途風景美不勝收瀑布飛流直下,看盤道兩側崖壁如削刻題遍布。從上午十點行至太陽最毒的正午才走了泰山一半,豪情難敵酷暑,一行人如飲老榆林,滿面赤紅,全身瀑布汗,哇塞媽媽,好大的太陽呵………….歇歇腳,吹吹風,放眼山下如織的人群,澗水清澈,漫山碧綠,抬望眼再攻十八盤。十八盤是泰山最險要的一段,全長0.8公里,石階1600余級。用精神勝利法默念:一股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萬水千山只等閑…不破樓蘭終不還…等等勵志詞句數遍,我們終于登上了南天門。到了南天門再往上即如同閑庭信步,不覺已從天街行至泰山極頂――玉皇頂,海拔1545米。終于登上了泰山,無限風光在險峰,看山下輕霧迷漫,峰巒疊翠,輕風佛面,如臨仙境,清涼的山風將全身的悶熱和暑氣一掃而空。心血來潮當即致電家人朋友,將來自泰山之顛的問候送給她們。(不愧泰山極頂,信號還是超級好呵~) 夜闌臥聽風吹雨,翌日晨迎來了夏日里久違的清涼。大明湖位于濟南市區,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在夏日清晨的綿綿細雨中漫步大明湖畔算人生中愜意的事情了。雖尋夏雨荷未果但還真真找到一雨荷廳,滿池的碧綠,荷花或含苞或怒放,不知是不是乾隆為為夏雨荷而建就不得而知了。出了荷花廳收傘前往明湖居聽書,內容到在其次,感受下下古人娛樂休閑與現代ktv之不同。明湖居前有一許愿樹,上面掛滿了紅色的絲帶,隨風起舞好看極,遂與同事寫了愿望親手掛上。 與大明湖毗鄰的即是久負盛名的趵突泉,趵突泉公園是以泉為主的特色園林。傳說中名列濟南七十二泉之冠的趵突泉被譽為“天下第一泉”,泉水分三股并發,水花四濺,噴射數尺,壯如白雪三堆,稱“趵突騰空”。其實則不然,親臨泉下遠沒有想象中的壯觀,遠遠看去只是似有若無的三眼小泉費力的吐著泡泡。相比之下,我對園林中的李清照紀念館更感興趣一些,在這之前,我竟不知道我所欣賞的婉約派詞人竟然是濟南人氏。堂前有她題定的楹聯:“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柳深處;漱玉集中金石錄里文采有后主遺風。”陳列廳里展陳著李清照的畫像和著作,還有李父撰文的碑石和趙明誠登泰山的題名石刻。展館的廊壁上有李清照詩詞石刻,我喜歡的《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寫給丈夫趙明誠的《醉花陰》: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熟悉的《聲聲慢》: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在煙水空蒙的荷花塘,穿過海棠依舊的小涼亭,唯美而浪漫,回味著這些妙詞錦句,在這園里連濟南的夏天似乎也沁出一絲涼意來…… 離開濟南的那一天,云層上晴空萬里,云層下雨灑泉城…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不曾迷失于濟南的夏天,心中的那片森林或許永遠無法到達,但我相信它會一直在那里,總會在那里…
關鍵字: 垂柳 大明湖 機場 荷花 趵突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