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登頂,縱覽群峰
泰山,位于齊魯大地,號稱中國名山之冠,五岳之首。泰山集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于一身,更蘊含著偉大的東方文化。從古至今文人墨客對泰山贊頌的詩詞歌賦多達一千余首,名 勝古跡、摩崖碑碣遍布山中,中國歷代帝王對泰山的封禪更是絕無僅有,再加上古老的故事、神奇的傳說,泰山就不再是山,而是神。
對于泰山,贊美和傳唱再多再美也是百聞不如一。今年春天,有幸身臨岱宗而一覽群山。說起這次登泰山那可以說是真正的全程徒步,早上從客運站到岱廟,游覽后才算開始了對 泰山的征程。我得先奉勸各位朋友一下,不要學我,如果有時間千萬別玩一日游,那樣就太倉促了,岱廟就會花掉一部分時間,再徒步上山對體力是個巨大的考驗。從岱廟到泰山 是一個長長的漫坡,走起來還真是不輕松。岱廟坊是泰山的起始,也是泰山的第一景,三個金色纂字高高嵌在石坊之上,其形粗曠古樸橫跨與街上,仿佛承載著泰山的歷史和注視 著泰山的變化。順勢北上,觀漢柏第一,經一天門來到孔子登臨處,此處留有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千古名句。 不過此處略略感慨一下就可以了,可不要誤了上山的時間。
進山前最重要的景觀就是紅門宮,香火極旺,內供泰山主神“碧霞元君”。紅門一過,但見一塊塊石碑立于松柏怪石之間,那不是一塊塊的石刻,那是自然、文化、歷史和傳奇。 可不要太過于著急進山,慢慢走上小路,醉心園隱于幽幽谷內,潺潺溪邊。那十八億年的地質奇觀,世界未解之迷真的會讓人心醉于此,由紅門上山不經此景真的會非常遺憾。正 當在醉心園游覽的時候碰到了一個東北老鄉,相互幫著照像留影后就結伴上山了。順小路而入正途來到萬仙樓下,忘了帶錢的朋友可以回頭了,帶錢的可以買票進山了,一百二十 七塊錢也不算太貴了。
漸入佳境,過了萬仙樓遠望山勢雄渾,近看山路清幽。經過了千百年,山崖巨石上的石刻依舊清晰,初步登高、洞天福地、人間仙境、我亦登臨,呵呵呵,今天我亦登臨。山路兩 旁有當地居民賣些泰山紀念品,可以講價而且比山上便宜,但是要拿到山頂也會給背包增加一定的份量,自己權衡吧。提示一下,渴了沒辦法得買水,不怕沉的自己的帶,餓了可 不要買山上的煎餅,不是錢的事,不好吃啊。經碧霞靈應宮過柏洞便來到了元君殿,這碧霞宮和元君殿都是供奉泰山老奶奶“碧霞元君”的宮殿。殿前香爐上的一對對同心鎖寄托 了世上無數有情人的心愿,我也給泰山老奶奶上香一柱求心我愿。行至回馬嶺山勢漸險,景色卻更加引人入勝。經藥王廟、財神廟,可以為自己、為親人求個平安再求個財。來到 中天門,行程過半,此處休息調整,后面的路更加險俊難行,體力不好的可以從中天門坐纜車到山頂。秦始皇不僅岱宗封禪,而且封瘦松為五大夫,五大夫他老人家還真給面子, 目前還瘦骨傲立,在這五大夫松前我買了點紀念品,和那東北老鄉就分道揚鏢了。所謂望人松前望一望,望望有無佳人到,山側長一松形如傘蓋狀如迎客,實是山中一佳景。到了 十八盤就到了登頂的最后一段路,這最后一段也最難行。真是登泰山難,最難難不過這十八盤,自認體力不錯的我也是歇了又歇才爬過這十八盤。當我氣喘吁吁的站在南天門下, 回頭望向十八盤真是感慨萬千,我不禁詩性大發“我真tm的厲害”到了南天門就差不多快到終點了。見天色不早了,也只能在山上住一夜了,正好天早上看日出。山頂上客棧還是 較多的,房價也不是太貴,淡季還可以講價,能講多低就講多你低,可是我天生不會講價,沒辦法只能花點大頭錢了。累,真累,進客房我就飛到床上去了,三月間的屋內沒暖氣 還是有點冷的,還好酒店有電暖氣。倒霉的隔壁電視響起沒完,實在討厭,搞的我半天也睡不著。進了酒店可以放心大膽的睡,不用擔心第二天早上起床失敗,店家會組織人叫門 領旅客上山頂觀日出。 一夜無話,第二天早上六點,店家敲門去山頂觀日。三月的天氣在山頂還是有些冷的,店家準備了不少的軍大衣,五塊錢一件租給客人。真是無巧不成書,在酒店大堂竟然看到了 那東北老鄉,就住隔壁房間,昨天夜里沒關電視那家伙。十分鐘從酒店到山頂,山風吹過讓人頓感神清氣爽。遠處云霧繚繞好似身在九天之上,說不清是在人間還是仙境。遠望東 方,已露魚肚,心中好個激動。唉!這個泰山觀日我計劃了三年,現在終于是實現了。站在山頂迎風而立,說不清是因為心中激動還是冷風吹的發抖。安靜的看著遠方的地平線, 漸漸的天空由藍變灰,天色越來越亮。忽然一道金線從空中劃過將天地一分為二,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天邊那道金色也越來越亮。半小時后,客棧的人說太陽出不來了,大家失 望的情緒都透露出來,可是卻都還在等待,期待著一絲絲奇跡。三月也實在不是觀日出的好季節,山霧太重了,也不算運氣不好,十天有個一兩天能看到日出就是好運氣了。看不 到日出也不能影響心情,遠方云霧繚繞、峰巒重重,“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那是怎樣的氣勢,男人就應該有這樣的胸懷和氣慨。
到了泰山頂怎能經玉皇頂而不入呢,玉皇頂的玉皇廟里供奉著道教的最高掌門人玉皇大帝。玉皇廟下,那塊舉世聞名的“五岳獨尊”石碑傲立山上。玉皇廟前最不容忽略的是武則 天立的那塊無字碑,一介女流職掌盛唐數十載,那是何等的手段。一千多年過去了,一代女皇的功過是非都已隨風飄散,無字碑靜靜的立在泰山之巔,任后世評說。玉皇廟前是泰 山極頂1545米,四周圍有石欄,內置一聚寶盆,游客多往里投錢許愿。此時廟祝過來把我叫進廟里讓我給玉帝磕一個,磕一個就磕一個吧,人家那可是神仙啊,然后廟祝又給我寫 了一表讓我在廟前香爐里給玉皇大帝郵去,再讓我回廟里燒個高香,真是丟人啊,口袋里的錢加起來就十五塊錢,拿十塊錢出個大頭給玉皇大帝捐個香火吧。人家廟祝說了,清明 轉運,這話讓人聽著舒服。
從玉皇廟回到酒店已經天色大亮了,太陽也跳出云海,略作休息洗漱后和老鄉一起退房下山。從南天門到中天門,又重新瀏覽了一下泰山風光,經過一夜的休息,體力已經大大恢 復,心情也和前一天有所不同。雖然三月份天氣已經回暖,可山上還有雪跡,點綴在松柏常青中也是別有一番風味。山上云霧厚重,遠處的山峰在云霧間若隱若現,景色好是秀美 。走到中天門,我們選擇乘車下山,車走起來可是比人快多了。山腳下的廣場有一長長的石質浮雕,左右分列六根龍柱,遠遠看去甚是雄偉大氣。在回路上腦袋里依舊不停回放泰 山美景,并且期待著,下一次登臨泰山。
關鍵字: 東方文化 中國 帝王 故事 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