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巴河縣位于阿爾泰山南麓,新疆最西北邊緣,西、北分別與哈薩克斯坦、俄羅斯接壤;東、南分別與布爾津縣、吉木乃縣為鄰。全縣總面積8166.6平方公里,共有18個民族的8萬余人口,轄6鄉1鎮112個行政村。
哈巴河縣地域寬廣,有著非常豐富的資源,其中最為著稱的是水土、礦產、旅游三大優勢資源。其中,草場面積為993.99萬畝,宜牧草場667.7萬畝,宜農土地有141.58萬畝,耕地面積達35.12萬畝,擁有森林73.78萬畝,其覆蓋率為14%。呈“三縱一橫”的額爾齊斯河、哈巴河、別列孜克河和阿拉克別克河,年徑流量116億立方米。礦產資源豐富,目前發現的有近30種,主要有銅、金、銀、鉛、鋅、锍、鐵、高嶺土等。另外,動植物種類繁多。森林植物達到300種以上,牧草植物達800多種;藥用植物有200多種。截止2008年底,哈巴河縣先后榮獲“全國雙擁模范縣”、“全國少數民族體育先進縣”、“全國衛生先進縣”、“全國園林縣城”、“全國平安縣”等殊榮。
哈巴河縣以“生態型邊城”為品牌,努力建設良好的生態環境。哈巴河縣旅游資源在地域分布上呈現空間廣闊,類型繁多,等級標準高等特點。主要有地文景觀類、水域風光類、 生物景觀類、古跡建筑類、 人文景觀類、購物類等類型。有一級景觀1處,二級景觀6處,三級景觀9處,四級景觀10處,五級景觀5處。
哈巴河縣擁有景區(點)17處(其中3a級景區5處);旅游賓館20家;接待量60人以上的特色餐飲店33家;農(牧、漁)家樂107家;高檔次娛樂場所8家;誠信旅游紀念品店17家;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1處;國內旅行社3家;旅游從業人員5117名。這些軟、硬件設施的完善,為哈巴河縣旅游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喀納斯旅游大循環線的貫通做好了各項接待準備工作。
今年,從毗鄰喀納斯的白哈巴至哈巴河三級道路將建成通車,為喀納斯旅游大循環的貫通創造了有利條件。哈巴河縣緊緊抓住喀納斯旅游大循環即將形成的歷史機遇,在2008年創建成為自治區旅游強縣。同時制定實施了《旅游景區(點)管理制度》、《旅游業準入標準》、《農“牧”家樂管理辦法》、《旅游安全制度》等規章制度及各項優惠政策,借助報紙、電視、電臺、網站等新聞媒體,全方位開展宣傳造勢,設立戶外大型旅游宣傳廣告牌,使發展旅游的觀念深入人心。以創建旅游強縣為契機,在2008年承辦了自治區旅游紀念品設計大賽,舉辦了 “迎奧運冰雪風情游”等大型主題活動,讓各族群眾廣泛參與,在全社會形成了參與旅游宣傳、促進旅游發展的良好氛圍。
哈巴河縣堅持走“旅游立縣、旅游興縣、旅游強縣”之路,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水平管理、高效益經營、高品位保護”的總體要求,邀請國內旅游業規劃權威專家對全縣旅游業發展進行高水平、高起點規劃。完成了《新疆哈巴河縣旅游發展總體規劃(2008-2020)》和《白樺林景區概念規劃及控制性詳細規劃》、《白沙湖-鳴沙山景區概念規劃及控制性詳細規劃》,今年初順利通過自治區專家組評審并得到了自治區旅游局的批復。
城市旅游功能快速完善。全縣圍繞旅游開發實施了20多個重點建設項目,涉及道路交通、城市基礎、景區景點、環境綜合整治、生態農業觀光等多個方面。積極倡導誠信旅游,把行業精神文明建設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有50多個旅游企業和涉旅單位成為各級“文明窗口”和“文明單位”。哈巴河縣還投資100萬元,對城市和各個景區景點的旅游廁所、旅游服務中心、公共信息符號、中英文路標、旅游地圖廣告等進行逐個改造完善、規范,使旅游服務功能進一步增強。
近年來,哈巴河縣以建設“塞外田園式生態型縣城”為目標,投入上億元資金,完善交通、供暖、供排水、弱電下地敷設等基礎設施建設。縣城綠化面積達144.64公頃,綠地面積達37.08%,綠化覆蓋率為41.02%,公眾綠地面積達19.71公頃,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10.54平方米。
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使發展旅游業必備的六個要素日臻完善。在食的方面:成功打造了縣城民主路、加依勒瑪鄉美食一條街等特色餐飲,能滿足國內外各地游客的口味;在住的方面:投入1.4億元按照四星級酒店標準新建了阿舍勒大廈、按照三星級酒店標準新建了友誼峰賓館和晟和酒店;縣旅游賓館從二星級酒店升為三星級;對原有的碧樹春、商苑大酒店2家賓館進行了改擴建,目前正在進行三星級酒店的申報。2009年,哈巴河縣將形成3500張床位的接待能力,旅游服務功能得到快速提升;在行的方面:爭取國家建設項目,開工建設了總長127公里的縣城至阿黑吐別克口岸道路和總長115公里的縣城至白哈巴村旅游道路,2009年將全部完工投入使用,城鄉交通網絡四通八達;在游的方面:白樺林、白沙湖、白哈巴、那仁夏牧場、雙湖等豐富的旅游資源遍及全縣,美不勝收的景色吸引著國內外游客紛至沓來;在購的方面:商業步行街、各大市場和遍及全縣的超市均出售極具哈巴河特色的旅游商品,方便游客購物、休閑、觀光;在娛的方面:縣文體中心、文化廣場可常年提供文藝表演的場地,讓旅游團隊欣賞到極具地方特色和民俗風情的精彩演出,縣鄉遍布健康向上的豐富娛樂活動。
哈巴河縣加快發展工業旅游,助推阿舍勒銅業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綠色礦山”。企業在2007年通過國家旅游局正式評審,成為全國工農業旅游示范點。2008年推出了“一日游”線路,每天接待游客在500余人次,最大接待量可達每日2000人次。
按照“打造中國西部最美的生態邊城”的定位,哈巴河縣著力打造喀納斯景區的重要集散地和旅游大循環的目的地。2008年,全縣接待游客突破18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2億元,分別增長80%和60%;旅游業帶動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3.1億元,旅游總產值創“十一.五”以來最好水平。
完(wan)備(bei)的(de)(de)(de)(de)基(ji)礎設施(shi),讓(rang)哈(ha)(ha)巴(ba)河(he)(he)縣的(de)(de)(de)(de)旅(lv)(lv)游(you)(you)業揚起(qi)了乘(cheng)風(feng)破浪的(de)(de)(de)(de)風(feng)帆。哈(ha)(ha)巴(ba)河(he)(he)縣作(zuo)為(wei)大(da)喀(ka)(ka)納斯(si)旅(lv)(lv)游(you)(you)區的(de)(de)(de)(de)一(yi)(yi)個重要(yao)(yao)節點,對分(fen)流喀(ka)(ka)納斯(si)的(de)(de)(de)(de)游(you)(you)客(ke)(ke)(ke)起(qi)到(dao)重要(yao)(yao)作(zuo)用(yong)。在2009年喀(ka)(ka)納斯(si)西環線(xian)貫(guan)通(tong)后,將至少(shao)會有20%的(de)(de)(de)(de)游(you)(you)客(ke)(ke)(ke)分(fen)流到(dao)哈(ha)(ha)巴(ba)河(he)(he),還會有至少(shao)10%的(de)(de)(de)(de)游(you)(you)客(ke)(ke)(ke)把(ba)哈(ha)(ha)巴(ba)河(he)(he)作(zuo)為(wei)喀(ka)(ka)納斯(si)旅(lv)(lv)游(you)(you)的(de)(de)(de)(de)第(di)一(yi)(yi)站,自主來到(dao)哈(ha)(ha)巴(ba)河(he)(he)縣觀(guan)光游(you)(you)覽(lan)。為(wei)大(da)批游(you)(you)客(ke)(ke)(ke)提供優質周到(dao)的(de)(de)(de)(de)服務(wu),更(geng)好(hao)地宣(xuan)傳推介景(jing)觀(guan)景(jing)點,也(ye)成(cheng)為(wei)哈(ha)(ha)巴(ba)河(he)(he)縣2009年旅(lv)(lv)游(you)(you)工作(zuo)的(de)(de)(de)(de)一(yi)(yi)個重點。建設功能完(wan)備(bei)的(de)(de)(de)(de)游(you)(you)客(ke)(ke)(ke)服務(wu)中(zhong)心,使這座綠色(se)邊城成(cheng)為(wei)中(zhong)國西部最美的(de)(de)(de)(de)生態旅(lv)(lv)游(you)(you)圣地。
驗證碼:
匿名發表
出疆旅游電話:0991-2671000 0991-2310325 18999981856 | 新疆散客旅游電話:0991-2310325 18099695348 189998327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