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桃花江風景區
益陽市位于湖南省東北部的洞庭湖畔,資水從這里滾滾注入洞庭湖。益陽在秦代設立縣治,因地處益水(資水古稱)之北,古人稱山之南和水之北的地方為“陽,故名益陽。益陽文化歷史旅游資源眾多,市內被列入省、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有42處,建國后發掘文化遺址23處,古墓500余座,出土歷代陶器、玉器、木器、鐵器、銅劍、帛畫、漆器、玻璃器皿等文物3000余件。益陽有不少三國時代的遺址,著名的有關云長的“磨刀亭,魯肅的“魯肅堤等。沅江是流經益陽地區的一條著名河流,這條河在古時就非常有名,以“流水歸宿之地而得名。沅江市區內主要文物景觀有魁星樓、凌云塔、鎮江塔、洞庭湖博物館。沅江北岸為洞庭湖沖積平原,河渠縱橫,農田和樹林呈網狀分布,十分壯觀,其中還有35萬畝蘆葦種植場,一望無際的蘆蕩風光使人心曠神怡。從益陽市往西28公里便是桃江縣城,這里有一條全長58公里的桃花江。中國早期的音樂家黎錦暉曾寫過一首《桃花江是美人窩》的歌,這首歌在1928年的南洋巡演時贏得了僑胞的喜愛,當時的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用該歌名作商標,特制了桃花江香煙,桃花江的名聲遂紅遍中華和南洋。桃花江旁有羞女山,每到陽春三月,山上杜鵑盛開,景色絢爛。從桃江縣城南行35公里,有一個水面萬余畝的桃花湖,每年春天,沿岸滿是桃花,水映花色,映紅半邊天。桃江是湖南著名的楠竹之鄉,距縣城5公里的洪山上有5萬畝竹林,山風掠過,竹濤滾滾,景象壯觀。益陽、沅水、桃江旅游區的最佳旅游季節為每年的3至9月間,益陽境內水陸交通均較發達,來這一帶旅游很方便。跨進雄偉的公園門,沿水泥環湖公路向前行,就進入了水庫大壩,大壩座落在子良巖下。子良巖是桃花湖一處名山勝景,傳說在南北朝的劉宋時代,道教徒浮丘于潘子良,在此會仙對弈,是他得道成仙的地方。子良巖為一塊懸巖峭壁,巖后山頂,原來有一座會仙庵,相傳是潘子良與天仙相會聚談之所。巖下原有一眼桃花井,是桃花仙女對鏡梳頭之處,桃花江的美麗傳說,就是從這眼井里流出來的。子良巖中間,從上到下有一道深深的裂縫,十分險峻,傳說是仙人設下的試心溝,溝上有一塊窄窄的條石支架為橋,名曰會仙橋。修仙磨道的人,心誠志堅者方可以橋成仙,否則就會掉進深淵,葬身蛇腹。子良巖上的仙人遺跡, 大都蕩然無存,但一方險峻的峭壁懸巖,卻仍然懸掛在藍天之下,碧水之上,雕刻在峭壁上的八個大字:“石破天驚,仙山第一,蒼勁有力,瀝瀝在目。八個大字是怎么刻上峭壁,它給游人留下了一個爭論不休的話題。 水庫大壩像一道彩虹,飛架在子良巖的兩山之間,既雄偉又壯觀,它是桃花湖最佳的觀景臺。向南望,一湖春水,水映青山,游船點點,劃破一湖春水,不是漓江,卻勝似漓江。向北看,干渠從壩下伸向遠方,庫水流向希望遙田野,40萬畝農田得到澆灌,遍地稻浪滾滾稻花香。沿著環湖公路游覽,可到湖濱度假村,觀賞桃花溝瀑布。往前行,還可到響濤園。響濤園不但地名富有詩情畫意,而且遍地是寶,地上是竹的世界,楠竹千姿百態,竹品種多而全,桃江縣竹類研究所就設在響濤園。發下是錳的寶庫,湖南有名的桃江錳礦就設在這里。在湖邊山坳里,還有幾處石灰溶洞待人開發,有一處大溶洞,洞內有三個鐘乳石構成的五彩繽紛的大殿堂,可以容納萬人開大會。 桃花湖森林公園,經過近年的開發建設,先后已建起了湖濱度假村,桃花湖賓館,水上游樂園,湖邊垂釣處等休閑游樂項目,尤其是乘舟泛游桃花湖,湖光山色收眼底,疑是人在畫中游。
關鍵字: 桃江縣 桃花江 洞庭湖 益陽市 距縣城 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