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麓宮
長沙云麓宮是一個道觀,位于岳麓山的云麓峰頂,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建于明代。1944年被日機炸毀,1957年重建。游人到這里可領略“直上云麓三千丈,來看長沙百萬家的壯闊景色,登上云麓宮里的望湘樓,可以看到“湘江北去,桔子洲頭的景象。云麓宮具有的美景勝跡,吸引了無數文人墨客來此游玩題詠,可惜大多因年代久遠,歷經戰亂而已無法見到。古代詩詞中,現今尚能見到的有明末清初長沙人廖元度的《宿云麓宮》,詩云:“林深宵空重,一梳對燈青。月色如秋瘦,蟲聲觸夢醒。抒發了作者在朝代更迭的亂世,無家可歸寄居廟觀,夜晚寂寞獨對孤燈,痛惜國亡家破的情感。清代還有一首由岳麓書院肄業生、溆浦人嚴正基所撰的《夜登云麓宮》:“云麓峰巔足眠,征衫擾帶五溪煙。當頭華月三千里,彈指東風念四年。螟色暗投游屐外,松濤請到杵鐘邊。故園計買青山宅,便與人間作散仙。詩中除描寫了云麓宮所在山峰的險峻、視野的遼闊和月光、松濤等自然景色外,還聯系到云麓宮是道教名觀,表達了詩人想在此買宅居住,以作人間神仙的愿望。這也是眾多游人到云麓宮后都會產生的聯想。
關鍵字: 七十二福地 古代詩詞 岳麓書院 岳麓山 肄業生 長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