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隱山
升沖觀在孫隱山東北麓,濱瀏陽河。始建年代不詳,宋、元即有之。觀原有前后兩進,分別供奉儒、道、釋三教神像。前殿銅鑄藥師像,高2.3米,惜于1958年由當地街道辦事處組織人力以破除迷信為借口搗毀之。孫隱觀殿宇也被拆毀,今僅存后殿,由縣竹器廠占用。殿內神像及其他古物,已蕩然無存,僅殿后四株古樟無恙,樹高20米,郁郁蔥蔥,生氣盎然。洗藥井在升沖觀后殿右側圍墻附近,井為圓形,口徑約50厘米,皆用青條石砌,井水清澈微苦,傳為孫思邈洗藥而致。近處居民多汲用此井水。1979年,瀏陽縣房產公司建民房于升沖觀側,竟將古井填毀。洗藥橋在縣城東門外、瀏陽河港口處,即今濟川橋。此橋為明代嘉靖元年(1522)重修,清同治六年(1867)水毀,后由當地群眾集資重修。1964年縣人民政府改建以鋼筋混凝土橋代之。現橋高7米,長20米,寬6米,為瀏陽縣出入之要道。“藥橋泉石為瀏陽縣八景之一。
關鍵字: 房產公司 瀏陽縣 瀏陽河 蕩然無存 郁郁蔥蔥 鋼筋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