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女云鬟
玉女云鬟是座山名,距桂東縣城僅3公里。這座山在外不大為人所知,許多桂東人也不知其所在,然古時頗有名氣,故稱桂東八景之一。翻開桂東縣志,清代桂東李明廷曾作過這樣的描述:“玉女云間翠竹屯,三丫簇簇鎖云根;山迥巧作盤龍勢,崖勒真成墜馬痕;傍倚孤峰描眉筆,俯臨雙澗洗臉盆。秋空無數驚鴻影,疑是飄來心上人。記載著山上有翠屯、三丫石、盤龍仙、墜馬崖、描眉筆、洗臉盆等景點。所有的景點都因一個玉女的故事而得名。相傳,萬王城部落首領萬王的女兒萬玉蘭,自幼聰慧過人,人稱玉女。萬玉蘭18歲生日那天,到山上采摘山花,碰上了一趕馬的小伙子,兩人一見鐘情,私訂終身,玉蘭用自己的發釵贈給小伙子,小伙子把一條趕馬的用的竹鞭贈與玉蘭,相約每年三月三共敘衷腸。萬玉蘭與人私訂終身的事傳到萬王耳中,萬王認為門不當戶不對,堅決不準萬玉蘭再輕易步出萬王城。飽受相思之苦的小伙子在一年的三月三日夜晚,騎著他的白馬闖進萬王城去見自己的心上人。惱羞成怒的萬王命令手下的士兵追殺,想以此斬斷女兒的情思。當追至山上的一懸崖處,剛烈的小伙子呼喚著玉蘭的名字縱馬跳下懸崖。肝腸欲斷的萬玉蘭漫山遍野尋找心上人,只尋見死去的白馬。白馬旁一閃閃發亮的東西正是她送給心上人的金釵,上刻了“三豐兩字。萬玉蘭暈倒下去,金釵掉在山南,竹鞭掉在山北。說來奇怪,掉在山南的金釵化成了巨石,也就是現在的三丫石,宛若云鬟,玉女云鬟因此而得名。三丫石如今還有寸許深斗大的“三豐兩字。后來,山下的少男少女送金釵成了表達對愛情忠貞不渝的定情物。玉女掉在山北的竹鞭因滋潤了玉女的眼淚而生根發芽,長出了一大片的竹子。據說這竹子怕擋住玉女尋夫的目光,只長得筷子般粗。僅1米多高。玉女曾住的地方當地人稱為翠竹屯。小伙子跳崖的地方人稱墜馬崖。在墜馬崖旁有一近20米高的巨石,恰似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在期盼遠眺。當地人說這是玉女所化,人稱望夫巖。望夫巖旁邊有兩條小溪,水清見底,其中有一瀑一潭,傳說是玉女眼淚所化。那潭當地叫洗臉盆,而潭中飛出一條巨龍盤在玉女不遠處為其擋風避寒。那龍盤踞的地方人稱為盤龍仙。有人在此建了一廟,現在仍保存完好。常有些善男信女至此燒香許愿。那山上的竹筍盡管煙熏火烤,加工成的筍干卻仍然潔白如玉,所以叫做玉蘭片,成了桂東有名的土特產。當人們歷盡艱辛爬到了山頂,那一刻仿佛來到一個沒有世俗的清幽世界,平素積壓在胸中的一切苦悶與煩惱隨風而去。下得山來,回味玉女云鬟的迷人之處是它一種含蓄的美。它沒有張家界那種怪石嶙峋,沒有丹霞山地貌的粗野,它只有柔弱中蘊藏著堅強的生命力。那又矮又小的相思竹,任憑風霜雪劍,照樣青翠欲滴;那隨處可裝盆入景的千年古松,雖斷云蓋,傷痕斑斑,卻把生的渴望直逼藍天。人生也如此,假如有一天你失意了、下崗了,你是否去看看去想想玉女云鬟上的翠竹青松?
關鍵字: 歷盡艱辛 小伙子 當地人 心上人 洗臉盆 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