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古鎮-王村-芙蓉鎮-西蘭卡普-土家掉腳樓
王村-芙蓉鎮位于猛洞河風景區,居永順縣城南26公里的酉水北岸,是一個具有2000多年歷史的湘西著名古鎮,秦漢時稱酉陽,是土王的古都。五代十國時,名溪州,又稱下溪州,彭氏土司王朝建于此,故名王村,數百年間為湘西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王村借酉水而得舟楫之便,上通黔川,下達鄂瀘,歷有quot;楚蜀通津quot;之譽。古鎮依山傍水而建,山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山高坡陡,主要山峰有雞公山、諸文山等,海撥在139-927米之間。北面是奇特的石林,峰銳如刀似劍,迂回曲折,面積達1平方公里。鎮中有一條青石板嵌成的五里長街,依地勢蜿蜒伸展。街道兩旁是式樣古樸的民居,富有土家風格和地方特色的吊腳樓臨水而建,鱗次櫛比,別具一格。青石板路的盡頭是酉水碼頭,為游覽猛洞河的登船之處。著名電影導演謝晉的代表作《芙蓉鎮》里場景主要取于此地,王村因而聞名于世,被人們譽為quot;芙蓉鎮quot;。鎮內的主要景點有溪州銅柱、王村瀑布、土家民族風光館、湘西民俗村、西漢古墓群等。溪州銅柱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系五代后晉天福五年(940)楚王馬希范與溪州刺史彭士愁一次戰后的罷兵盟約。銅柱立于北宋天禧元年(1017),柱高4米,重2500公斤,下端圓形,上端為正八方形,每方寬0.15米。柱身中空,內原以馬氏時期所鑄鐵錢填空,后被人自上部頂蓋橇開盜走。柱上銘刻《復溪州銅柱記》,3000多字,楷書,字體秀麗,是研究民族關系的重要實物史料。銅柱原立于永順縣會溪坪野雞坨山坡上,酉水西岸。1971年因建鳳灘水庫而遷至距原址約10公里的王村花果山上,并建有保護亭,現又移入王村土家民俗風光館內。西蘭卡普土家族是一個精于紡織刺繡的民族。早在秦漢時代,土家族的先民就已能織成一種精細的“
關鍵字: 代表作 別具一格 永順縣 猛洞河 芙蓉鎮 青石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