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手工藝的演變—苗族扎染
苗族扎染
扎染經過數百年的工藝演變,工藝的防染手段已有幾十種,染色也從單色演變成復色的多次浸染。扎染紋樣具有從中心向四周成輻射狀的工藝效果,扎染紋樣的生動與絲綢面料的飄逸相諧成趣。因此過種古老的印染工藝至今仍有極大的魅力。
扎染印花布制作工藝程序復雜,要先將各種圖案投影在木板上并雕刻成模板,而后將布料置于兩塊模板間,再將特制的染沐灌入夾好的花模空白處,這叫凸染。手染是把花模板壓在平展的布面上,然后用特制的染沐刷浸,稍干后揭開模板即可。
如今,扎染仍為人們所贊美。技藝也千百年以來代代相傳,在紡染手段、絞扎手法 與染色藝術上,由單純到復雜,由單色染到多色復染,技藝一代更比一代強。近年以來,由于廣大設計人員和美術愛好者的努力,使得扎染工藝由于設備簡便,操作方法易學,紋飾變化自由,暈色變幻莫測,尤其是經過絞扎染色而自然形成的紋理變化和斑斕的暈色效果更是魅力獨具,因此深受人們喜愛。
當前隨著人們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鳳凰扎染現在已經是美化生活、點綴城市的一道風景線,其藝術價值也倍受國內外消費者和時裝界的追求和青睞。
關鍵字: 手工藝 苗族 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