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金鞭溪
先不說這個地方本身怎么樣,單是名字就很美了 而實際上這是一個美麗的地方,悠閑而涼快。就像是一群朋友,安靜地在林道里散步。除了腳步聲就只有呼吸。雖然有其它人跟你朝同一條路走,跟你共呼吸這一片空氣,但比起那走過的山頭,比起凌空的觀景臺真的要舒服很多。 人的快樂真的需要時間和空間。我相信。 于是,你可以想象城市里那些鋼筋森林里的山包盒子里有多少快樂?迷情喧嘩的酒吧有多少快樂?一夜情有多少快樂?我相信。那些沒有足夠時間和空間的事務不能給人們帶來快樂!因為生命里越來越多的空間和時間不屬于自己,所以人們才會覺得越來越不快樂。我們把時間和空間分給了誰?空氣里的負離子、家的空間、和愛人在一起的時間、輕松的心情、悠閑的周末、安凈的心、純粹的微笑…… 溪邊,人的流動有如溪水的流動,前有去聲后有來頭。 溪邊有樹,綠樹成蔭,清涼; 溪邊有山,偉岸成群,清爽; 水中有石,潑而不險,清亮; 石中生魚,逍遙自在,清快。 我忘卻了這溪水的長度,卻知道這里的路有一段是石階,一段是青石板,一段是卵石路,一段落是小梯柱子。 陽光似乎是從山的那一邊爬過來,從樹葉里篩落下來,零零碎碎地灑在我們的身上,星星點點地跳躍著,像是一種青春被重新照亮了,充實著。 這就是金鞭溪游走。 下水的時候才知道水有多么沁涼。從腳底到頭頂到心窩。 就是嘛,這種地方才適合人家居住。誰會住在天子山上?盡管那里可以四目遠眺。誰會住在黃龍洞里?盡管那里安全而繁華。誰會住在金鞭溪絆?讀書人會,放牛人會。這才是生活。 走金鞭溪還走出了一些胡思亂想: 第一、 每一個過程都親自走過才會有最貼切的感受,哪怕感受比想象中差,那還是會有意外收獲,就像黃龍洞;但如果不親自經歷,只是袖手旁觀,那么很可能無法感受,比如森林公園和天子山,幾年前爬上山的人在我們面前表現得十分懷念,而我們無從感知。 第二、 仁者愛山,智者愛水。為什么?我想這樣另一種非傳統式地理解,因為仁者大都是溫柔仁慈的,他們希望自己變得堅硬一些,所以他們喜歡山。反則亦然。水讓人變得溫柔。 第三、 水邊有故事,水邊的故事有想象可以延伸。而且水一般都在地面,地面是實際的生存空間,而山給人一些不切實際的攀登高度,那種高度可遠觀、仰視,但不可征服和褻瀆,你越征服了它,它就越讓人壓迫,反倒是遠遠的、朦朧的,一種或者一些感覺,才會讓人更加喜歡。在這里我想起一本書里這么寫過,在巴黎只有一個地方看不見艾菲爾鐵塔,在哪里?只有在塔里你才看不見塔。我想,對于看山的人也是一樣。只緣浮于山表面啊。 第四、 水邊可以休息,休息的時候有水從身邊流過,而水流的聲音像生命的時鐘,我們聽水流就像看生命消逝,有一些感懷,還有一些惆悵。面水而思,面水而過。智者愛水未必也可以這樣解釋?水邊,你除了看清自己的倒影,還可以望見心靈深處。
關鍵字: 腳步聲 觀景臺 金鞭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