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與天門山
天門山的原始森林,不但薈萃著種類珍貴繁多的動植物,布滿青苔的奇石更是隨處可見,宛若天然大盆景。蜿蜒的游路穿行其間,令游人盡享自然風趣。 北俯視天門:北俯視天門和南俯視天門對峙,這也是清楚俯瞰天門洞的絕佳角度。 在觀景臺護欄外有棵古樹,是一棵已有上百年歷史的鵝爾櫪樹,它憑風而立,清瘦挺拔,蒼勁的枝干直指藍天,便是傳說中的“神樹”,與南俯視天門的動石相映成趣。南俯視天門:南俯視天門,顧名思義,從這個觀景臺處,可以清楚地看到天門洞。從護欄向外望去,兩面絕壁平整如削,巨大的天門洞盡現眼底,青天在側,白云可掬,人站在這里,就仿佛在天宮里注視著通天的門戶,審視著虔誠朝拜的凡人,有一種超凡脫俗的感覺。木石之戀: 木石奇緣景觀帶的核心景觀,一棵參天櫸樹,生長在巨石之上,根系將巨石層層纏繞,是“木石奇緣”的代表作。櫻桃灣:櫻桃灣廣場,是天門山頂三個分景區的交匯處,東線和西線以及天門山寺游線的匯合點,也是天門山頂兩大服務區之一。覓仙奇境景區(山頂西線)基本情況:自櫻桃灣起,經求兒洞、赤松門、觀鬼谷洞、捭闔、仙境奇石、小天門、天書石、野拂藏寶、鬼谷兵盤、鬼谷天塹、倚虹關、凌霄臺等景點,至索道上站。主要觀賞由千姿百態的石筍、石芽組成的迷宮般的奇特景觀和千尋峭壁的險峻,在充滿神奇色彩的民間傳說中感受仙人隱士的神秘氣息,體驗置身于仙山仙境中的奇幻和沉醉感覺。游道全長約2.7公里,地勢南高北低,游覽時間約2小時。求兒洞: 求兒洞,天門山十六洞天之一,民間傳說送子觀音在此顯圣,虔心許愿,可求兒女。觀鬼谷洞: 鬼谷洞,天門山十六洞天之一,縱橫家鬼谷子曾居此學《易》,今洞內石壁上猶有甲子篆文,離奇難辨。捭闔:西線核心景點。以充滿創意的形式表現鬼谷子的哲學思想和“縱橫捭闔”理論的深刻內涵。鬼谷子《捭闔策》一文,論述了捭闔陰陽之術即為天地之門的道理,而天門洞接地通天的奇絕態勢,正是一處和合陰陽、為天地守神的絕妙門戶。鬼谷先師于天門山著書《捭闔策》,和天門的豁然洞開、奇絕天下,堪稱是天地故設此局,以昭示世人陰陽之道。鬼谷兵盤:又名“迷宮石林”,此地石芽叢生,造型奇特,宛若人工排列般錯落有致,青苔蒼翠濃密,路徑曲折迂回,人入其中好似步入八卦奇陣。相傳這里是鬼谷子的盤兵之所,鬼谷先師以石芽排列成演武大陣,培養出了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孫臏與龐涓。 凌霄臺:與云夢仙頂一起為天門山兩大景觀臺之一,西線核心景點,于此可遠觀張家界市區及周邊山水風貌。天界佛國景區天界佛國景區位于天門山山頂的南部,是天門山“佛教文化”的核心區域,最主要的景點是在建的天門山寺。『天門山六謎』天門山,素有湘西第一神山的美譽,千百年來,“天門洞開、天門翻水、天門轉向、野拂藏寶、鬼谷顯影、天門瑞獸”六個難解之謎的相繼涌現,更為這里增添了靈異的奇趣。天門洞開: 天門洞,這一大自然的造物杰作,嵌于千米絕壁之上,如明鏡高懸,似天門獨啟,一年四季吐納云霧雷電,充滿著天宮帝閣的神秘感,其真正的形成原因至今還沒有令人信服的科學解釋。天門翻水: 在海拔1500米的天門洞左側絕壁,大旱季節卻出現洪水怒瀉的奇觀,隨后就是中國社會變革、人類浩劫、自然災害的突發。這,真的是天機預警嗎?翻水紀年表:1949、1965、1976、1989、1998天門轉向: 七、八十年前,站在張家界市區河邊的南碼頭,就可以清晰地看見雄奇壯觀的天門洞,而今天,在原地只能舉目見山不見洞了,欲觀望這一勝景,要到四公里之外的大庸橋公園。難道,天門洞真的在由北向西北方向悄然轉動?鬼谷顯影:
關鍵字: 原始森林 天門山 天門洞 觀景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