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樣的長沙,細細品味!!
人說長沙沒有幾天不是下雨天的。好不容易有半個月陽光燦爛的非常日子,卻被我錯過了。到達長沙的時候,剛好趕上寒流使這個城市恢復秋冬樣子的那一天。還好我備足了衣服而來。所以是日的早晨我對任何天意人事不帶任何抱怨和遺憾,心情很陽光地乘立姍號大巴去了岳麓山。 我想我是為著紅葉而去的。可是能見度實在很低,站在山頂,窮盡目光也只是看進茫茫白霧中去,在那里,我想像湘楚大地是怎樣地萬山紅遍,層林盡染,廖廓美麗,……總是會有撥開云霧見萬類霜天競自由的時候吧——正如我們在上天主宰下的命運。 陶醉在山林里本身也是令人忘我的。行走岳麓山,不用導游圖,不用特別留意路名;山不高,路很多。我專選那些不知名不知會帶我向何處的小徑走。踏著滿地的紅葉黃葉我一邊走一邊回憶有一次在西藏甘丹寺外面的大山一不小心錯走一條小路便走錯完全的方向;而在岳麓山,你卻發現自己總是會回到主干道,無論如何總是會到達山頂并順利回到山腳的,在領略更為自然的山林秋色之后。岳麓山其實只是一座小丘陵。 而山腳下的岳麓書院,則更是可讓你幾度流轉不忍離去。這所千年學堂,空氣中都仿佛充滿智慧和文化的味道。這里是湘人們倍感自豪的地方,雖然可能有人憑的只是“唯楚有材,于斯為盛”的匾。站在“朱張會講”的忠孝廉節堂,凝視著那兩張已經圣化了的近千年的木椅,想像著兩年前余秋雨來此地講學“走進21世紀的中國文人”以及這件事引起的軒然大波。這個城市和我所想像的長沙也自是不同。怪自己孤陋寡聞認知片面了,一直以來長沙根本不可能放進我的旅游名單。我以為除了滿街的塵埃與噪音、我并不陌生的辣味菜肴、國內千篇一律的城市建設,長沙并不能提供給我任何讓我驚喜的元素……直到我這一次因公差旅,才在行前的計劃中開始對她向往不已。 戴上防風衣的帽,我信步朝酒店對面的清水塘路走去。 街上人不多,車也不緊不慢,冬天似雨非雨地滋潤著這個城市的夜。烈士公園前那段路向下有個斜坡,我看不到盡頭,但白色的街燈并沒有提示前面是繁華。盡管黑夜中的未知吸引著我的腳步,而兩旁深不可測的梧桐樹影卻暗示著任何可能的關于湘境的危險。終于沒敢讓自己肆意地去探斜坡盡頭的究竟,我折回來,轉入小店林立的迎賓路。路面用桔黃色的燈裝飾畢竟柔美了好多。濕一塊干一塊的路面塵土不揚,沒有太多人分享的深夜的空氣是清新的。迎賓路上水果店鄉里土菜館現代發廊照片沖洗部香煙鋪子都還開著,卻都只見守店人神情木然地坐在那里……長沙露出了懶洋洋的一面在這條冬夜的迎賓路上。 在省會城市里面,長沙不算大。可能在外的湖南人給了人們太多的驍勇敢為的印象以至人們忽略了這實在是一個崇尚文化的城市。后來有朋友問我長沙值不值得去,我說心態好就去吧。 如同我們別無選擇的人生,有時一個地方,是需要我們好好地細細地品的。
關鍵字: 下雨天 大巴 岳麓山 能見度 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