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封的深巷—古商城洪江
沉封的深巷—古商城洪江洪江位于沅江上游與舞水交匯之地,是彼時大山里借水道通江達海下常德、走長沙、武昌、上海的商品集散地。裝船下行的是湘西的桐油、木材、鴉片、,上行的則是布匹、食鹽、百貨之類。據說從明末清初起,迄今500年來,曾以滇、黔、桂、湘、蜀五省邊界地區的貨物集散水陸碼頭盛極一時。今天當我走進掛軸中的深深小巷,仍夾在苔痕斑斑的古建筑之中,錢莊、商號、作坊、店鋪、客棧乃至花街柳巷的青樓、煙館居然都歷歷在目。當然,報社、洋行、銀行、厘金局等民國初年的風韻更是醒目地完好。一不小心,有些怵然——時光似乎被封存在上世紀三十年代的某個電影中。這樣的場景,若想尋找清未和民國社會市井,我想除了此地,偌大中華恐再無去處了。 于是來考查的專家們曾說過,洪江古商城是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活化石”和形象教科書,是中國保存下來的完整而內容豐富的唯一古商城。我對此的印象是:當借水道同樣興盛發展起來的宜賓、武漢、重慶、上海那一切蕩然無存的時候,“八大油號(洪江桐油)”、“十大會館”、富商巨紳的宅第,以及行商、座商所有的生活印記“形式的外殼”,的確得以留存,不同是只是換了主人而己。 小巷深深深幾許?曾挽住多少風流。饒是我多年尋古風走的古鎮不算少了,而這森森街巷的逼仄陰涼,讓人很有幾分壓抑的重負,甚至有種想立馬逃開的感覺。顯然,這里的流金歲月早已過去,它是絕對留不下今日的新貴了。洪江市府己遷向敞亮的黔城,留下的是近四五十年來曾被遺忘和貧窮仍舊的平民歲月——在“七沖八巷九條街”破敗的古商城里,老人們在高宅深院的天井中打牌消磨時光,厘金局的門口,攤開的舊皮箱,翻曬著不能再穿的衣物。昔日青樓的雕花木欄邊,既飄著旗幡又晾著咸萊……我看到,深巷里,只有那一串串紅燈籠才是簇新的,還有一紅兩灰打扮成“湘勇”的更夫打著銅鑼,不緊不慢地行走在深巷日光的明暗中。 這是
關鍵字: 商城 常德 木材 洪江 長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