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游記(十三)
南游記(十三)8月24日(陰)岳麓書院今天要去的是岳麓山。 岳麓書院就在岳麓山南的山腳下,岳麓書院的旁邊就是湖南大學,開學了,很多新生在報到。 岳麓書院創建于北宋開寶九年,也就是公元976年。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四大書院(岳麓書院、白鹿洞書院、嵩陽書院、應天府書院)之一。書院創建初期,宋真宗親書“岳麓書院”。 1903年書院改為高等學堂,1926年正式定名“湖南大學”。一千多年來在這兒興學不輟,培養了很多人才:曾國藩、譚嗣同、梁啟超、李達、熊希齡、楊昌濟、蔡鍔、王夫之……是世界罕見的千年學府。 書院的建筑是對稱的主軸線上依次為前門、赫曦臺、大門、二門、講堂、御書樓。主體建筑左為文廟,右為百泉軒及園林建筑,大門兩側為齋舍。 書院大門上有一副楹聯曰:“惟楚有材,于斯為盛”。大意是說楚地的人才在此地會聚。上聯是清代嘉慶年間任岳麓書院院長的袁名曜所出,下聯是當時書院的一位學生張中階所對,兩句話分別出自《左傳》和《論語》。在抗日戰爭中,這副對聯被日機炸毀,現在懸掛的是1984年根據歷史照片復制而成的。 赫曦臺兩旁的墻上分別有“福”“壽”土黃色的兩個字據說“壽”是兩筆寫成的。 講堂是宋朝“湖湘派”學者張拭邀請“閩越派”學者朱熹到此開壇講課的地方,二人論道三天三夜,名噪一時。 這里的各種景觀都很好看,建筑也很秀麗。唯一沒有開放的就是御書樓,在此讀書的學子才有資格進御書樓閱書。御書樓原名藏經閣,后來改名藏書樓,繼而又改名為藏書閣,最后定名為“御書樓”(因為乾隆皇帝曾經到此并題匾額“御書樓”)。后花園的一棵樹也十分奇特,很多分枝,縱橫交錯。 哦!對了,有去張家界的,也可打李導的老公彭導彭清武的電話:13574410371,她老公在網上名氣大.我老爸老媽說的,嘿嘿...... 下雨了!我和媽媽撐起傘,在雨中把岳麓書院又轉了一圈,弄得全身都濕了~~~ 最后,我提幾個問題,看看誰能回答? 1、 濂溪先生是誰? 2、 王夫之寫的什么著作? 3、 毛澤東和岳麓書院有什么關系? 4、 講堂墻上的八個字是什么?分別是誰題寫的?答對的,我會送你一個字,猜猜吧…… 700) {this.height= 700/this.width*this.height; this.width=700;}">(千年老樹)700) {this.height= 700/this.width*this.height; this.width=700;}">(鎮山至寶)700) {this.height= 700/this.width*this.height; this.width=700;}">(打破戒律,我要坐一下)700) {this.height= 700/this.width*this.height; this.width=700;}">(岳麓書院的楹聯)700) {this.height= 700/this.width*this.height; this.width=700;}">(好高的“壽”啊!!)
關鍵字: 天府 宋真宗 岳麓書院 岳麓山 湖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