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古城】⑽古城古宅,蘊藏多少滄桑
古城古宅,蘊藏多少滄桑 鳳凰古城地處偏遠,各種古建筑都保存的比較完整,旅游資源也較為豐富,有譽滿天下的奇梁洞,震驚世界的中國南方長城,有三潭書院,天星山古戰場,還有民族風情很濃的苗寨,烏巢河天下第一大石橋等,其中鳳凰發現的極少見于史端的苗疆長城始建于明朝萬歷年間,全長190公里,北起湘西古丈縣的喜鵲營,南到貴州銅仁境內的黃會營,其中大部分在鳳凰縣境內貫穿而過,舉世罕見。鳳凰古城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歷經300年風雨滄桑,古貌猶存。現東門和北門古城樓尚在。城內青石板街道,江邊木結構吊腳樓,以及朝陽宮、天王廟、大成殿、萬壽宮等建筑,無不具古城特色。然而,古城游覽是套票,而且很貴,因此,路過苗疆長城,我們只在公路邊看了看,沒有登高。站在沈從文故居 前,我們還是沒有進去,依然是套票。沈從文原名沈岳煥,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歷史學家、文物專家。他的文學作品被英、美、日、法、瑞士等幾十個國家所翻譯,如《邊城》、《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等。被譽為世界鄉土文學之父,也給后人研究中國和湘西留下了寶貴的歷史文獻。故居始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系木結構四合院建筑,占地600平方米,分為前后兩棟共有房屋10間。沈先生1902年12月28日誕生在這里,并在此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1988年沈老病逝于北京,骨灰葬于鳳凰縣聽濤山下,同年故居大修并向游人開放,現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熊希齡故居位于古城北文星街內的一個小巷里,為四合院系南方古式的木瓦結構,比較矮小但很精致,很富于苗族情調。楊家祠堂坐落在縣城東北部的古城墻邊,始建于道光16年(1836年),木結構四合院,上下兩層,由大門、戲臺、過廳、廊房、正廳組成,呈長方形。戲臺為單檐歇山頂,檐下飾如意斗拱,高16米,四根臺柱雕龍刻鳳,戲臺為穿斗式,正殿為抬梁式,整個建筑設計精巧,做工精細,窗戶、門、檐飾件均系鏤空雕花,整體建筑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很高的建筑藝術價值。 鳳凰古城 (76)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鳳凰古城 (77)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鳳凰古城 (78)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鳳凰古城 (79)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鳳凰古城 (80)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鳳凰古城 (81)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鳳凰古城 (82)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鳳凰古城 (83)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鳳凰古城 (84)550){this.height=550/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50;}">
關鍵字: 鳳凰古城 古丈縣 大石橋 天下第一 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