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龍招堤
招堤,位于安龍縣城東北半公里許。安龍縣城清代是南籠廳、府和興義府治所。為了保護城垣、防止洪澇,同時也為溝通海子東西兩岸,方便行人,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安龍鎮游擊招國遴(番禺人,字尋峰),捐銀二千兩、率工匠開山采石、挖泥抬土,經一年多時間,筑起長27米、高3米、寬2.5米的石堤,橫亙于田野上。后人譽為“仿白堤,“肖蘇堤。為了紀念招國遴,取名“招堤。經歷屆地方官員的不斷培修,招堤漸成為名聞遠近的風景勝地。
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南籠府知府楊匯倡議,在長堤兩側遍植垂柳,并在堤西端金星山麓造朱樓畫廊數幢,其中有一座三層閣,題額“巍然紫府。后因年久失修,閣毀。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興義府知府張
關鍵字: 興義府 南籠廳 安龍 招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