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仰摩崖
布仰摩崖,在上江鈉布仰溝口的都柳江北岸。摩崖距江面20來米,縱向陰刻兩行6寸見方楷書“向來王化外,今入版圖中十個大字。
清代中葉,清王朝為消除土司制度而推行“改土歸政策,使“化外之地不再阻礙其政治、經濟政策的實施。凡是不服從王朝統治的地區,均派重兵彈壓。當時都柳江具有顯著的航運優勢,上江又是西南一帶的重鎮之一,為了便于統治和治服,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獨山州牧孫紹武沿都柳江進兵三腳屯,直到次年戰火方平息。這次沿江征剿時,孫紹武順便疏理都柳江河道,因此刊刻了摩崖。
同時,孫紹武還在上游的小溪絕壁上刻有“山高水清四個一尺寸見方的橫向陰刻大字。這條摩崖。長三點零四米,寬一點零八米,距地高四點六米。 此外,小溪摩崖“山高水清的上方,還有“中湘張經田開嘉慶二十五年(公元1820字)刊刻的“無畦礙三個大字。
關鍵字: 上江鈉布 布仰摩崖 都柳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