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古都
在黔桂兩省交界的南盤江濱,奇峰簇擁著一座風光如畫的小城。這就是以歷史悠久、名勝古跡眾多,風光秀麗而著稱的安龍古城。
安龍城如建于明代永樂年間,背山面水。城的東、西、南三面群峰羅列,山無連綿之勢,孤峰卓立,峭插碧空,狀如一群“金字塔。城東北是著名的皮塘海子,過去,水面有十數里之遙,遍植芰荷,盛產魚蝦,時有漁船穿梭其間。
縣城舊基,原在城南,古城所依恃的龍井、桅峰二山之腰,尚可見城干墻、石碉遺跡。城墻最初修筑于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經清乾隆、道光年間兩次擴建,蔚為壯觀,成為貴州著名城恒之一。
城內街巷呈十字布局,建筑風格多姿多彩,有清幽樸素的灰檐瓦舍,有現代建筑構成的繁華街市,有古色古香的青石小巷,尤其是眾多的近、現代著名人物的歷史遺跡點綴其間,形成一座既有現代氣息,又較多地保留古城風貌、獨具特色的秀麗小城。
山環水抱的特殊地理環境,產生神秘奇奇特的“煙鎖龍城奇觀。清晨或傍晚,遠望龍城,有一層淡藍的霧靄浮游在小城上空,疑是海市蜃樓。清代詩人黃世文曾詠贊道:“奇峰環立繞名城,嵐氣晴光日送迎。遠翠連空朝有致,輕煙著樹聽無聲;重重競秀凝秋色,淺淺含虛接太清。為謝長風開別面,春山萬里一時明城內名勝古跡眾多,有著名風景區招堤,馳名省內外的“明十八先生祠墓,清咸豐、同治年間回民起義軍首領“張凌翔、馬河圖墓及同時期的“萬人墳,有晚清軍機大臣、體仁閣大學士張之洞于此讀書時的遺跡;還有“南明三王墓,紀念辛亥武昌起義首領、苗族革命先驅王憲章的“豹皮亭以及興義府試院和一些一些廟宇寺觀等古建筑。
由于歷史修久,名勝古跡眾多,因而被貴州省人民政府列為首批歷史文化名城。
關鍵字: 南明古都 南盤江濱 安龍古城 貴州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