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畢節那些歷史遺跡
豬拱箐
大山深處
位于畢節市西北部青場境內,主峰海拔二千二百余米,三面絕壁,唯有一路通往大山北門,地形雄奇險峻、巍然磅礴,易守難攻,是清朝末年苗族云、貴、川三省農民起義軍總部遺址。1982年4月被貴州省人民政府確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清朝咸豐十年八月,苗民陶三春、陶新春兄弟率眾于赫章縣韭菜坪起義,九月揮師轉移到畢節市豬拱箐建立義軍根據地。咸豐十一年二月,太平軍石達開部開往畢節,與苗族義軍會合,推動了豬拱箐苗族農民起義。之后十多萬義軍在清軍的傾力剿滅之中,堅持抵抗時間長達七年之久,創下了我國農民起義史上的奇跡。
赫章可樂遺址
可樂遺址墓葬
貴州赫章可樂遺址墓葬那些奇特的埋葬習俗以及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隨葬器物,對揭示古代夜郎文化面貌,探索夜郎歷史具有重要意義,它是貴州近年實施夜郎考古計劃以來最重要的一次考古發現。
最引人注目的是奇特的“套頭葬”等特殊葬式。“套頭葬”指用銅釜套于死者頭頂的埋葬方式。
關鍵字: 可樂遺址 墓葬 畢節市 貴州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