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大峽谷游記
七月底時去了趟貴州開陽縣旅游了一趟,開陽游的第一站選在了當地著名的南江大峽谷,第一站給我的感覺總是難么深刻,所以回來后寫了這篇游記。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這次經歷。我們一行是7月15號到達貴州貴陽的,經過一天短暫的休息后,7月17號就開始我們的開陽之旅了。到達開陽時,太陽剛剛露臉,天氣卻比在貴陽時涼爽了很多,感覺不到七月的流火,新鮮的空氣撲鼻而來,從城市到郊區總能有這種清新的感覺。這是每次出游都要由衷感慨和貪婪呼吸的。包了輛車一路行駛一路游玩很順利便到了開陽喀斯特生態世界公園的地界,司機告訴我們前面到達的就是南江大峽谷景區,這里是一處翡翠之谷,不僅是喀斯特世界公園的首席景點,還是中國第一個峽谷公園車駛到峽谷碼頭,周圍郁郁蔥蔥的綠色幾乎讓我誤以為自己將要進入的是原始森林。眼前一條寬闊的南江河擋住了我們的去路,也正是這條河貫穿了整個景區,因此,渡河成為進入峽谷的必經之道。這種進入的方式讓人不由地想起水簾洞,穿過去,想必是別有一番風景的。我們的探險之旅便由此拉開了帷幕。 我們坐上渡船,向峽谷的深處駛去的時候。入口處河水其實不深,清澈透明,還有游人卷起了褲腳,在水道里嬉戲游樂。隨著船越行越遠,河道流水也湍急起來,兩岸山峰險峻,不遠處一簾瀑布從狀若亭臺的鈣華石上滑落下來,水珠飛濺,輕靈地落到石頭上,落到河水中,如詩如畫,它還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水落亭臺”。 穿過“亭臺”水珠,兩岸峭壁對峙,又有“青龍”“白龍”緊束河道,只剩頭頂那一線青天。行駛在這谷底深淵,兩壁仿若要側身壓向我們的船只,而那一線天就成了我們唯一的生機,駛在這萬丈的深淵之底,我們任何一句輕聲的說話似乎都可以傳到幾百里之外。于是我拽緊了朋友的手,船再次顛簸了一下,這時才從兩壁壓頂的緊張中醒悟過來,低頭一看,此處河水早已高深莫測,船家告訴我們此處為黑灘。這個名字讓人不禁打了個寒戰,這若是夜晚,想必是月黑風高…… 船駛出喇叭口,我們下了船,伴著這南江水流,沿著峽谷邊上的石板小路向深處走去。此時,兩岸險峰峻嶺已經斑駁可見,山谷里顯得有些僻靜,唯有布谷鳥兒歡唱著他們的悅耳音樂,和游客們三三兩兩的驚嘆和駐足觀望。“前面有吊腳樓啊!”忍不住驚喜,我大聲地喊了出來,游人們似乎都尋著我的聲音而來。這是此次出行的意外收獲了,原本以為在奇峰峻嶺中能見那清新脫俗的亭臺瀑布已經是秀色可餐了,不料此處還有這樣一座民俗風情園。坐在苗家吊腳樓的“美人靠”上憑欄遠眺,整個梯子巖景色盡收眼底,四周紫色山巖如巍峨的城垣一般,圍護著這個小小的村落,幻化迷離。據說,從前,這個小小的村落只有一條神通道與外面的世界相連,寨中百姓用樹棒搭建了一架天梯,如有人來犯,則把天梯放倒便無人敢冒險深入。梯子巖因此得名。 穿過喀斯特森林,眼前的懸崖絕壁讓人唏噓,上千米的懸空棧道在眼前左右晃動著,棧道象一條飛龍在幾座鐵索浪橋的連接下,時左時右盤繞在南江兩岸懸崖絕壁上。顫顫巍巍地走在曲折棧道上,每邁出一步都顯得那么艱難起來,低頭是湍急的流水,大有風雨欲來之勢,好一副浪打浪的急流竟在腳下。我只能扶著護欄,鼓足了勇氣才敢站直了腰,欣賞這“猴子吃香蕉”、“孔明授計”、“古河床遺”等景觀,江中還有飄流者博擊浪花、過激流、闖險灘的精彩場面。在飛龍棧道俯瞰漂流者們激情滿懷后,早已按捺不住,于是我們也換了身土著的寬松衣服,宛如自己便成了這方地域的主人。在引流者們悉心的叮呤與囑咐后,我們即將“漂”上路了。 仔細檢查了劃艇和救身衣,江水由緩入急,順勢一個坡,我拽緊了劃艇邊沿,心臟似乎要跟著那下流的水一起跳躍而出,此時耳邊驚呼聲此起彼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個大浪,我們的劃艇終于經不起浪打浪,一個跟斗翻了。我努力地往劃艇上攀援,卻是費力不討好,劃艇的浮力比我強得太多,心想這可慘了。于是驚惶失措地四處找著救命的稻草,朋友也身在對面,卻伸手及不著。霎時間,生命似乎將要離去,心底涌出無數感傷來,眼淚居然不經意地已經落下來。就在此時救生人員輕架劃艇,跳下水來將我們一一地拖上了劃艇。 一身冷汗冒了出來,接下去的水勢雖平緩了,可心還在撲通撲通地跳著,絲毫也不敢放松了。當劃艇順利地漂過這一段河流時,上岸來,已然是獲得了新生,忽然想就這樣“漂”回家應該也是一件極其有意義的事情,而剛才那一番掙扎已經成為了此時征服的成就感。 從漂流的驚險刺激中緩過神來,已是深夜了,靜下來心來整理一天的收獲,走完南江大峽谷就好像快速走了一段奇異的人生旅程,一路上有風情也有險峻,更有不可預測的艱險,愛情依然是最美好的食量,走過驚濤駭浪人生才會有所收獲。
關鍵字: 世界公園 吊腳樓 喀斯特 大峽谷 懸崖絕壁 第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