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貴州省中南部,東與黔東南州相連,南與廣西自治區毗鄰,西與安順市、黔西南州接址,北靠省會貴陽市。全州轄都勻、福泉二市和甕安、貴定、龍里、惠水、長順、羅甸、平塘、獨山、荔波、三都十縣。南北長249.5公里,東西寬207.6公里,總面積26197平方公里,有漢、布依、苗、水、壯、侗、毛南、仡佬等37個民族。總人口370萬人,少數民族占54%。自治州成立于1956年。首府所在地都勻市,是全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貴州的南大門和西南出海的重要通道。黔南州地處云貴高原東南部向廣西丘陵過渡的斜坡地帶、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平均海拔997米,平均氣溫13.6℃到19.6℃.平均降雨量1100~1400mm。冬無嚴寒,夏無酷署、雨熱同季,屬典型的亞熱帶溫暖濕潤的季風氣候。有利于各種動植物的繁衍生息。全州土地以山地和丘陵為主,土層深厚、濕潤機質含量高。境內植物茂盛,動物繁多,資源豐富,為開發農業、林業、牧業、漁業和其他種養業提供優越的自然條件。全州現有耕地189091公頃。其中水田占57%;有地80549公頃;草地745266公頃;其中666.7公頃(萬畝)以上草場33片,已開發都勻螺絲殼黑山羊基地,惠水深黔山莊、貴定黃龍山農牧業綜合開發項目,獨山、龍里牧草種養基地等成功的試驗基地外,絕大多數尚待開發;森林面積994.96萬畝;宜林荒山600萬畝;還有適宜農、林、牧生產的非耕地3100萬畝。州內野生植物1700余種,其中藥用植物1000多種。具有重要開發價值的有天麻、仁仲、三七、艾納香、龍膽草、金銀花、刺梨等58種。野生動物400多種,屬國家一、二、三類珍稀動物的有華南虎、支豹、獼猴、麝、大鯢(娃娃魚)、穿山甲等30余種。其中藥用脊椎動物112種,是醫藥工業發展的原料基地。以“貴州神奇制藥有限公司”為首的數十家制藥廠商先后在黔南落戶,取得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座落在黔南州龍里縣谷腳鎮的“中國貴州醫藥城”已初具規模。此外,州內還盛產桐油、生漆、核桃、香菇、木耳等土特產品;黔南的烤煙、黑糯米及其黑糯米酒、都勻毛尖茶、貴定云霧茶、甕安青山茶、羅甸上隆大葉茶等在國內外享有盛名。還有“牛頭牌”牛肉干、貴定獼猴桃汁、魔芋粉絲、刺梨飲品、支霧山香煙、姜粉、百合粉、苦丁茶等多種產品在國內占有一定份額。農付產品加工有相當潛力。黔南州面向南部沿海、背靠西南內陸腹地、是西南地區入海最近通道的必經之地。以黔掛、湘黔鐵路和320、321國道線為主構成了便利的交通網絡。貴新(貴陽——廣西新寨)高等級公路、株六(湖南株州——貴州六枝)鐵路復線和擬建的貴福(貴陽——福州)、貴珠(貴陽——珠海)鐵路以及在建的荔波機場構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對加快黔南經濟的發展,將起積極的推動作用。此外,全州12個縣市,全部開通程控電話、無線尋呼和移動電話、全州聯網,與郵政通訊一起,通達全國和世界主要國家。黔南州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已探明的有磷、硅、煤、銻、汞、金、鋅、水晶石、貓眼石、大理石、輝綠巖等50余種。其中,鋅礦、水晶石、輝綠巖和銻礦,儲量居全省之首。磷礦的儲量達10億噸以上,平均品位高達25%—30%,是我國特大型磷礦山之一。國家投資50多億元建設的甕福礦肥基地已初具規模,是亞州最大的礦肥基地。黔南州江河交錯,水系發達。有中小河流200多條,其中最著名的是紅水河和都柳江。主要河流分屬于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全州總產水量327.7億m3/年,年徑流量760億m3,水能資源量論蘊藏量210萬kw,總裝機容量62萬kw。紅水、都柳江梯級電站極具開發價值。1999年州內發電521729萬kw/t,加上省內烏江、天生橋等全省著名電站的聯網支持,電力供應充足,電價優惠,為發展工農業生產打下良好的基礎。黔南山青峰奇、風光絢麗,名勝古跡眾多,民族文化悠久,民俗風情濃郁,旅游資源十分豐富。“荔波茂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集山、水、洞、林、湖和瀑布為一體,熔旅游、觀光、科研考察于一爐,享有“地球上喀斯特地區獨一無二的綠色寶庫”的盛譽。由它和龍里猴子溝、福泉灑金谷、甕安江界橋,以及福泉古城垣、三都水族風情、荔波中共一大代表鄧恩銘故居、都勻百子橋、文峰園為代表的橋城風光,惠水深黔山莊的燕子洞、百鳥河風景區、貴定洛北河漂流等組成的貴州南線豐富多彩的旅游景觀,讓人一游難忘。黔南州在國家民族政策指引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都發生了歷史性變化。目前,全州已建磷化工、煙草、醫藥、種養業、建材、冶金、旅游等七大支柱產業為主體的國民經濟體系。今天,全州各族人民正在團結奮斗,堅持改革開放,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緊緊抓住中央實施西部大開發和深圳對口幫扶的機遇,立足州情,努力開拓,黔南民族經濟將迎來一個高速發展的明天。
關鍵字: 初具規模 水晶石 種養業 自治州 輝綠巖 黔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