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旅游概況
攀枝花是全國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位于四川西南金沙江和雅礱江交匯處,1965年建市,是一座新興的移民城,全市幅員面積743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83.15萬畝;轄三區兩縣,78個鄉鎮。是中國西部重要的鋼鐵、釩鈦、能源基地。 攀枝花有壯麗的山河奇景,亞熱帶旖麗風光,獨特宜人的氣候,旅游資源豐富多彩,有巍巍的群山,浩瀚的林海,飛瀉的瀑布,宜人的溫泉,多彩的溶洞,城市景觀有“高壩平湖”的二灘水電站和有“微雕鋼城”美譽的現代工業;有園林式布局以路“經”橋“緯”相連的亞熱帶花園城市風貌。
教育概況
全市現有1所特殊教育學校、2個縣區建有附設特教班,米易縣成為“四川省隨班就讀試點縣”。目前“三類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90.2%以上,農村達89.1%。全市已經形成以“特殊教育學校為骨干,普通學校附設特教班和隨班就讀為主體”的發展格局。全市民族鄉鎮全部建有中心小學,65%建有初級中學,全市四所單設民族中學,在校民族初中生2022人,民族高中生493人。民族教育事業健康發展。 到2007年,米易縣、鹽邊縣、仁和區將各辦一所重點民族寄宿制初中;三類殘疾適齡兒童少年入學率城區達到90%,農村達到85%;全市初中畢業生升入高中階段教育的比例達到85%,再創建2所省級示范性普通高中。
衛生事業
伴隨著攀枝花城市建設的發展,攀枝花市的衛生事業有了長足的進步,全市已擁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033個,其中縣及縣以上醫院27所,建成了攀西地區最大的急救中心,并擁有醫學教育、衛生防疫、科技情報等專業機構。攀枝花市率先在全省實現了以區(縣)為單位的城鄉初級衛生保健達標,成為四川省第一個基本構建起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的城市,并成為了四川省放射衛生示范市。
科技教育
全市科技人員眾多,門類齊全,現有冶金、煤炭、農業、林業、建筑、規劃、交通等各類科研機構29個,平均每年完成科技項目400項,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43%,1996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實施千億工程”成效顯著單位。攀枝花鋼鐵研究院是中國西部實力最雄厚的鋼鐵和釩鈦研
交通通訊
攀枝花有通車公路2500公里,108國道貫穿全市,與市、區縱橫公路銜接,形成了四通八達的現代公路網體系。成昆鐵路和川滇西線國道公路縱貫全境,北距成都749公里,南接昆明351公里,國家重點建設項目——攀枝花市民用機場已于2003年年底正式建成通航。攀枝花市交通網絡四通八達,是四川省通往華、東南亞沿邊、沿海口岸的最近點,為“南方絲綢之路”的重要交通樞紐和商貿物資集散地。
近年,攀枝花郵電事業持續發展,通信網絡四通八達,連接世界180多全國家和地區。交換機總容量達12.46萬門,無線尋呼基站7個,總容量10萬戶。供水、供氣、供電 攀枝花市內建成了8座水廠,全市日供水能力50.5萬噸,水質符合國家用水標準;城市民用煤氣總儲氣能力14萬立方米,城市民用燃氣氣化率達79.66%,現正在采取有力措施發展液化氣,爭取近年內,燃氣氣化率達到90%以上;全市年發電量可達1928億千瓦時,現有能源部主要為已建成發電的總裝機容量330萬千瓦的二灘水電站,以及河門口、新莊、攀枝花發電廠以及攀鋼、礦務局自備火力發電廠。
木棉為攀枝花的市花。木棉,別名攀枝花、英雄花。
木棉科,落葉大喬木,高可達三、四十米。干上有扁圓形皮刺。掌狀復葉,互生,小葉5-7枚,長橢圓形,全緣。早春先葉開花,單生,形大,紅或橙紅色,花萼革質,花瓣5枚,雄蕊多數,連成5束。蒴果長橢圓形,內壁具絹狀纖維。種子多數,光滑。產于我國華南及西南一帶。性喜干熱,耐高溫,生長快,萌芽力強。木棉不僅是美麗的觀賞樹木,其木材松軟,可做建筑、航空和造紙材;木棉果實中有鵝毛狀的纖維,不能紡紗,但耐壓,不易浸水,浮力大,可做航空和救生器材,還可做枕芯。木棉入藥,根可做滋補劑和收斂劑;花有去濕止痢的功效。 攀枝花氣候 攀枝花市以宜人的氣候成為冬季避寒的勝地。當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千里冰封時,“太陽城”攀枝花卻是艷陽高照、到處姹紫嫣紅的景象。其冬季94%以上的時間都是碧空無云,月平均氣溫在攝氏13—20攝氏度之間,比成都、重慶、昆明等臨近城市高出7—13攝氏度,是冬季度假旅游的好去處。
攀枝花市旅游投訴電話:0812-96927
四川省旅游投訴電話:028—86657308
國家旅游投訴電話:010-65275315
關鍵字: 四川省 攀枝花市 米易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