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紹昌墓
鄧紹昌墓位于鄧小平故居西南方約1公里處,座西朝東,為單體土坑墓,占地面積十幾平方米,葬于民國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1998年,廣安縣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12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其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鄧小平的父親鄧紹昌,字文明,生于1886年,卒于1936年。清末畢業于成都法政學校。回家后,在協興場教過幾年書,做過協興鄉團總和廣安縣團練局局長,由于受過新式教育,見過世面,并友頗廣。他是一個典型的新舊社會交替時期混雜著新舊思想的人物,他既有舊思想和舊的生活方式,但同時又接受了許多新思想。他痛感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和帝國主義侵略者的橫行,曾加入民間袍哥組織,積極從事反洋教“保路運動。辛亥革命后,廣安建立革命軍,血氣方風的鄧紹昌加入革命軍當上了新兵訓練營營長,率部參加了地方上的武裝暴動。后來,鄧紹昌曾與親朋好友合伙創辦了“信義絲廠,還從事生絲運輸和銷售行當。鄧紹昌為人正直,講究信義,好打不平,在鄉里受人尊敬,很有影響。鄧小平15歲時,父親鄧紹昌毅然將他送進重慶留法勤工儉學預備學校,雖然以后的道路是小平自己選擇的,但父親這一重大決定,使小平受益匪淺。鄧小平遠赴法國勤工儉學后,接觸到了馬克思主義,成為了一名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者,從此走上了一條職業革命家的道路,這是他父親當初所史料未及的。
關鍵字: 四川省 廣安縣 鄧紹昌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