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寶古鎮
福寶古鎮又名佛寶鎮,古鎮始建于元末明初,到明末清初已“積眾數百家,可為巨鎮,成為大漕河流域政治、經濟、文化交流中心。建鎮時因交通極不方便,謀生艱難,故以廟宇興場,得以取名佛保場,后因在一次大火后重建,在正街上挖到一直徑七尺大的鵝卵石,后改名為佛寶新場。解放后更名為福寶場。
福寶古鎮依山傍水,五橋相通,三水相匯,鎮周青山翠迭,河岸綠竹搖風。回龍街是全鎮保存最完整的一條古街,排排吊腳木樓隨山勢起伏,錯落有致。房舍多為明清風格的木結構建筑,灰瓦、白墻、青石板的天井,間有回龍橋、三宮八廟等古建筑掩映其中。
古鎮悠悠,古樹蒼蒼。沿著依山勢而建的街道上坡下坡,目光所及,似乎除了凝固的歷史,仿佛一切現代的物什統統屏閉于老街之外。更令人稱奇的是巖居者。在福寶的山巖中,時有以巖穹為頂,人杉樹為柱,以石壁為墻的巖居者,不過,現在居住在巖洞里的已幾乎不再有年輕人,只有那些老人還舍不得離開這山這巖。
歷史悠久,民族風味濃郁的歷史文化名鎮佛寶古鎮,位于蒲江河畔,是進入佛寶風景名勝區的第一重要門戶。此鎮高低起伏,形態多姿,三水相匯,五橋相通,鎮周青山疊翠,河岸綠竹搖風。規劃為保護古建筑的舊區為從前的三宮八廟組成,排排吊腳木樓與新區現代建筑相映成趣,神秘迷人,古樸風流。另有先灘、民建、自懷等古場鎮和三元古寨、武定門、黑巖寺、大悲洞崖寺、東漢崖墓群、佛寶惜字亭等無一不凝聚著歷史文化和建筑藝術的光輝。另一方面,佛寶文化淵遠流長,民間藝術種類繁多,如演燈戲、對山歌、打連槍、耍花燈、舞獅子等,特別是獨具特色的佛寶嗩吶鑼鼓演奏,被著名美學家王朝聞譽為“難得的民間文化藝術珍寶。佛寶風味小吃中酥餅、豆腐干早在清末就享譽川南黔北,清水筍尖、玉蘭片等綠色食品暢銷國內外,貢品荔枝、森林野味、梅子酒香更讓你身在佛寶,樂不思蜀。
關鍵字: 古建筑 天后宮 王爺廟 觀音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