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雀寺
靈雀寺在道孚縣城的北面山坡上,是康區13座黃教寺廟之一,該寺制作的酥油花,造型精美,色彩艷麗,為藏族式藝品的精品,享譽康巴。
靈雀寺創建于清康熙元年(1662),為霍爾十三寺之一。清光緒三十年(1904)部分殿堂震塌,后復修。民國元年(1912)因喇嘛發動和組織反天主教斗爭,該寺被當地政府軍所占,其法器、經卷、文物損失巨大。“文革期間再次遭到嚴重破壞。但靈雀寺仍然有很多東西值得一看,比如正月靈雀寺的“酥油花,精致華美,其色、形、線都極為考究,堪稱藝術品中的精品。 寺廟依山而建,四周為道孚民居所圍繞。建筑以大雄寶殿為中心,形成一階梯式建筑群。設山門4道,有殿、堂、僧房500多幢。大殿后堂為21根11米高大柱子構成的“便孔,正中塑有10米高的吉子便巴大佛,兩旁塑有阿底峽、宗喀巴三師徒,緊連便孔的就是可同時容納2000個喇嘛頌經的大殿中堂。堂內有雕刻精美的大神龕,經架正中塑有2米高的宗喀巴佛像。此外,寺內還有近年圓寂的崩龍活佛的靈塔。
酥油花的圣殿靈雀寺。靈雀寺位于道孚縣城西北的尼措山腳,寺名由地名尼措音譯得名,藏名意為陽海寺,是甘孜藏區“霍爾十三大寺之一。全寺占地七百余畝,分大雄寶殿、金佛殿、小經堂、護法神廟、辯經堂、存經庫、文物室及喇嘛住房等。主要建筑業座三樓的大雄寶殿,供奉大小金佛百余座,整個大殿的建筑體現了民族形式、宗教特色的獨特風格。外型嚴肅莊重,宏偉壯麗,內堂雕刻精美,塑繪逼真。整個寺廟背山面水,形成階梯式建筑群,四周圍以高墻,設山門四道,宛若一座城鎮。
靈雀寺藏歷正月15日的酥油花會、藏歷9月22至29日的江刻大法會、藏歷10月21至25日的安卻大法會十分隆重,尤以酥油花會最為著名。靈雀寺制作的酥油花,造型精美、色彩艷麗,為藏族工藝品中的精品,享譽康巴。進寺參神拜佛,欣賞酥油花、領略底蘊深厚的民族文化,令人心曠神怡,其樂無窮。
關鍵字: 大雄寶殿 民族文化 酥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