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佛院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臥佛最下面分兩層刻的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圖。在《華嚴經.入法界品.善財第二十七參訪觀自在菩薩章》中,講述了善財童子修行的故事:印度有個叫福城的地方,城中住有一位長者(長者原意就是家長,佛教有表示施主或富的意思,這里所說的長者是個傳說中沒名沒姓的人),他有五百個兒子,善財童子是他的兒子之一。傳說這個兒子誕生時自然涌出種種珍寶,所以就被命名為善財了。善財立志要修行學佛。當文殊菩薩在福城城東的娑羅林中宣講佛法時,善財童子就去請教文殊菩薩如何才能求得正果。文殊菩薩指示他到南方去參拜了53位有高深佛學知識的名師,在這些名師的教化下,善財童子終于如愿以償,修成了正果,成為菩薩。因為善財童子參拜的第27位名師是觀世音菩薩,所以佛教造像中把他經常服侍在觀世音菩薩身旁。當然,信佛教誰都可以,若要加入佛教,成為佛教的教徒,則必須經過“三皈的儀式,這一儀式的重要性,也像國王的加冕、總統的就職等,是打內心表現出來的一種效忠的宣誓、一種懇切的承諾、一種渴仰的祈求、一種生命的新生、一種虔誠的皈投,所以這在佛教看得極其重要。否則的話,縱然信佛拜佛,也不是合格的正科生,而是沒有注冊的旁聽生,這對于信仰心理的堅定與否,具有很大的作用。
臥佛的頭部斜下方刻有“臥佛二字的銘文。“佛字已被風雨剝蝕,但字形依稀可辨。字右邊落有“貞元字樣的款記。至于具體年間已被風化,現無法稽考,但可以斷定,臥佛至少落成于唐貞元年間。在釋迦牟尼左臂下的方塊石上,刊刻有宋兵部待郎劉儀奉的《臨賦舊制》題詠,及其表侄承直郎雍涓和的原韻。從這兩首詩中的“色相空留、“脫跡千秋等句中可以看出這尊臥佛的古老,以及年久失修“插危欄的景況。據說,宋代大詩人陸游在此也留有墨跡,可惜現在是看不到了。
關鍵字: 天龍八部 妖魔鬼怪 護法神 觀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