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門關
劍門關位于歷史文化名城劍閣以北,距縣城30公里,是182年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劍門蜀道的腹心地帶,是蜀中四大名山之一。以劍門關為代表的風景名勝集雄、險、幽、奇、秀于一體,成為聞名遐邇的旅游勝地。唐代詩人李白游覽后留下“劍閣崢嶸而崔嵬的詩句,感嘆山川的雄險;宋代詩人陸游“細雨騎驢入劍門,陶醉于旖旎的風光。歷代騷人墨客留下的題詠和歷代兵家特別是三國時代留下的遺跡積淀了厚重的人文資源。 劍門關,南北鎖鑰,為蜀北之屏障,兩川之咽喉,位于劍門蜀道景區的劍山中段,是蜀道上最重要的關隘。這里山脈東西橫亙百余公里,72峰綿延起伏,形若利劍,直插霄漢,素有“劍門天下雄之說,從古至今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劍門關關隘寬約50多米,長約500多米,兩岸陡峭石壁高達二三百米,劍門關以劍山峭壁中斷,關嵌其中而得名。相傳古時此處并無門,劍門山隔斷了南北通行。秦惠王施“石牛糞金,蜀王得信,派五丁力士率眾修路迎牛,力士受劍山所阻,怒拔寶劍壁斷山峰,劈開的口子處兩崖對峙其狀如門,故為“劍門。
關鍵字: 劍門關 劍門蜀道 旅游勝地 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