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四渡赤水太平渡陳列館
太平鎮位于古藺縣東,距古藺城35公里。太平地處古藺河與赤水河匯合處,全境東南高、西北低,向太平渡傾斜,屬深丘河谷地貌。太平依山傍水,街道呈階梯分布,很早以來就是川黔商旅聚散之地,素有“小山城之稱,是四川省八大名鎮之一。
1983年,被收入《今日中國旅游世界》叢書,以七國文字向世界介紹;1996年建成中國工農紅軍四渡赤水紀念碑、陳列館,被四川省委、省政府命名為“四川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1年被中宣部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4年被列為四川省國防教育基地。
遵義會議后,為了擺脫蔣介石調集重兵妄圖把紅軍圍殲于川、滇、黔邊界的困境,紅軍以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與敵巧妙周旋于川、滇、黔邊境,分別在貴州的土城、元厚、茅臺和四川古藺縣的太平渡、二郎灘、九溪口等主要渡口來回四次渡過赤水河,巧渡金沙江,甩脫了四十余萬敵軍的圍追堵截。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四渡赤水,總計72天,其中三進古藺,在古藺境內轉戰54天,太平渡作為紅軍四渡赤水二渡、四渡的重要渡口,“太平阻擊戰的主戰場,廣大紅軍指戰員在此留下了許多的革命遺址、舊址。其中著名的包括太平渡渡口,毛澤東同志休息處和紅一軍團部駐地舊址榮盛通鹽號、紅軍駐地長征街(又稱紅軍街)以及散布于太平渡蜿蜒街道上的紅軍醫院、紅軍銀行、紅軍炊事房等。
關鍵字: 古藺縣 四川省 四渡赤水 赤水河